他緩緩擡起眼,看向魏德邁,眼神複雜難明。良久,他輕輕點了點頭,語氣中帶着一種最終決斷的威嚴:“魏德邁将軍此議,甚好。就照此辦理。”
至此,圍繞中國遠征軍指揮權的這場漫長而複雜的博弈,終于塵埃落定。最終的指揮架構确立:
設立“軍事委員會駐滇參謀團”,由林蔚(後被任命)主持,負責協調印、滇兩線作戰。
駐印軍改編為“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杜聿明,副總司令邱清泉。(鄭洞國調回國内任第八集團軍司令兼昆明警備司令)
國内滇西部隊改編為“中國遠征軍第二路軍”,總司令黃維,副總司令霍揆彰。
駐印軍的正式擴編和運輸也很快落定——
一、以孫立人将軍的新38師為核心,組建“新編第一軍”,軍長孫立人;下轄新38師(師長李鴻——原新38師副師長)、新28師(原屬第六軍,師長李士奇)、新29師(原屬第66軍,師長馬維骥)。
二、以戴安瀾将軍的200師為基礎,重新整編第五軍,軍長戴安瀾;下轄200師(師長高吉人——原200師副師長)、新34師(師長韓增棟)、新48師(由第五軍直屬部隊整編,師長黃翔)。
三、以廖耀湘将軍的新22師為基幹,組建“新編第六軍”,軍長廖耀湘;下轄新22師(師長李濤)、暫編第五十五師(師長陳勉吾,原屬第六軍)、預備第二師(師長顧葆裕,原屬第六軍)。
四、以餘韶将軍的96師為基礎,組建“新編第七軍”,軍長餘韶;下轄96師(師長胡義賓——原96師副師長)、49師(原第五集團軍,師長彭璧生)、新39師(原第六軍,師長官全斌)。
一個兵強馬壯、指揮體系相對清晰、凝聚了國軍精華力量的遠征軍新架構,終于在紙面上成型了。
這個結果,對各方而言:陳誠未被任命,但也避免了離開湖北中樞,不輸;鄭洞國仍任集團軍司令,維持原狀;黃維獲得第二路軍(Y force)司令實權,實力增強,小赢;林蔚參謀團恢複,成為事實上的最高協調者,中赢;而杜聿明,獲得駐印軍(第一路軍,X force)的完全指揮權,第一路軍實力又遠超第二路軍,無疑是最大的赢家。魏德邁也基本實現了确保駐印軍由合适将領指揮的核心目标。
幾天後,塵埃落定。魏德邁将林安叫到了他的辦公室。
“重慶的談判結束了,”他看着林安,臉上難得露出一絲輕松,“最終的方案,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杜聿明将軍将指揮駐印軍,反攻計劃可以順利推進了。”他沒有詳述過程,但結果足以說明一切。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起來:“林中校,你在華盛頓和重慶的這段時間,表現出色,但也過于引人注目了。現在高層的任命已經敲定,你需要暫時離開這個政治中心。”
他看着林安,下達了命令:“翻譯處需要人去落實。你即刻返回昆明,專心負責這兩項工作。這也是你目前最正式的職責所在。重慶這邊……暫時不需要你了,避一避風頭,專心做事。”
這是命令,也是保護。
林安明白,她在高層博弈中扮演的角色已經完成,再留在漩渦中心,不僅無益,反而危險。昆明,那個她軍旅生涯開始的地方,此刻成為了她新的,也相對安全的戰場。
她挺直身體,立正敬禮:“是,将軍!”
她的目光平靜而堅定。
重慶的迷霧暫時散去,前方的道路雖然依舊充滿未知,但看到杜聿明、戴安瀾、廖耀湘、孫立人這些她所敬佩和熟悉的将領終于各掌精銳,蓄勢待發,她感到一種塵埃落定後的疲憊,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的慰藉。
她的下一站,昆明。新的責任,正在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