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她們完全不用頭疼了。
隻要搶到這個機器人,不管是保姆還是月嫂,通通都能搞定。
當然也有人表示機器人終歸是機器人,剛出生的孩子它們怎麼帶的了?
而且沒有基本實驗數據,要是出了事誰負責?畢竟人跟機器人終究是不同的。
機器人再怎麼智慧,也隻是是機器人,它是機器,沒有感情的,隻能靠程序設定而行。
照顧嬰兒肯定不如人類。
但是很快就有剛生産的家庭發出視頻來打臉這一說法。
他們本來也對機器人不放心,但是月嫂在孕媽媽即将生産的時候跳單,說自己老公得了癌症,沒有辦法,隻能回家。
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她會退還定金,同時也會為她推薦她這邊的熟人。
這種戲碼孕媽媽之前在平台上其實看過很多,知道對方肯定是找到更高價的客人,所以才會跳單,而且還推薦價格較低的月嫂過來,順便中間商賺一波差價。
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千找萬找,找到最後,居然真的踩坑了。
甚至這些人都不惜詛咒自己的老公出事。
孕媽媽真的是氣笑了。
臨時去找月嫂又來不及,因為那月嫂跳單之後,第二天她就發動了。
剛好這個時候機器人送到,這家人也是破罐子破摔,隻能先讓機器人幫忙,然後再想法子找找好一點的月嫂或者是訂月子中心。
但是沒想到僅僅在醫院兩三天的功夫,機器人照顧孩子跟産婦的舒服程度就讓他們大開眼界。
剛生産後的産婦除去機器人之外,還有婆婆跟媽媽也在身邊照顧,比起其他人來說已經好了太多。
可即便這樣,因為激素的作用,再加上生産的勞累,也讓她疲倦萬分。
甚至還會因為如何帶孩子跟兩邊的媽媽吵架。
但是有機器人在,架永遠是吵不起來的,機器人會完美地平息兩方的矛盾,找出最合适照顧嬰兒的方法。
讓産婦能夠好好休息,讓兩邊母親能夠不用那麼操心。
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讓還在抓耳撓腮地尋找月嫂跟月子中心的爸爸一臉懵逼,琢磨着月嫂好像也不是必須要的吧。
感覺機器人好像已經能夠一個頂兩了。
而且換做月嫂的話,夜裡帶娃,肯定會犯困,多多少少還是會不盡心,但是換做機器人完全沒有這個麻煩
充一次電就足夠它用個10天半個月。
哪怕快沒電了,趁着小嬰兒睡覺的功夫,立馬充上,不過半個小時就能充滿,輕輕松松。
所以這一視頻發出來之後,關于機器人一代的銷量又蹭蹭地往上漲。
無形之中也整頓了月嫂這個行業。
誰不想要這一個不被月嫂拿捏的機器人呢!
當然好的月嫂依舊是搶手的,隻能說那些濫竽充數,拿個證就把自己當牛逼月嫂的新人是是時候該調整下自己的态度,提升自己的業務了,否則早晚會被淘汰。
而機器人一代的爆火自然讓陳沐辰暴躁萬分,肝火大動。
因為機器人一代不僅成為家庭的寵兒,更是成為各大酒店的搶手貨,畢竟機器人一代比陳氏機器人優秀,功能齊全,價格還便宜,這樣一對比,誰還會要陳氏機器人。
?陳氏市場份額大減,原本售出的機器人退貨成災,損失慘重,股東大發雷霆,質問陳沐辰研發部怎麼回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的變故。
溫涼這邊的新機器人出來,他們難道沒有任何的市場敏銳性嗎?
面對董事會這邊的責問,陳沐辰也是滿心憋屈,有苦難言。
他能說自己花了重金從第一批預售客人手中買來的機器人讓他們研究,他們卻毫無頭緒嗎?
他花高薪聘起來的資深研究員全都沒有任何的用。
一個個就隻知道推脫,隻是一味地表示做不到。
他這期間都不知道開掉多少人了。
但還是難以彌補陳氏機器人跟溫氏機器人之間的差距。
董事會要求他立刻解決這個事情,不然的話,今年溫氏集團的報表肯定很難看,而他這個位置也不好坐穩。
陳沐辰自然知道,但是光知道沒什麼用啊,拿不出實際的東西來,怎麼跟對方鬥。
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新開發的油車上。
對于這個油車,他有不少的創新,肯定比市面上的要出色,希望油車上新之後,能夠彌補這一點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