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犀攜着袁承璟等人,經内侍引領至後宮,皇城禁苑,雕梁畫棟,瓊樓玉宇,自不必細說。一路行來,所見宮娥内監,來往皆是屏聲斂氣,步履輕悄。
袁宗文年歲已高,兩鬓白霜,正憑窗遠眺,見一宮裝女子攜三個幼童遠遠而來。
不多時,内侍恭聲通傳:“啟禀皇上、皇後娘娘,義安王妃攜子女在外求見。”
袁宗文與管皇後讓人進來,笑着瞧向趙靈犀,但見趙靈犀裙裾曳地,通身氣派,竟無半分畏手畏腳,對着帝後二人行過大禮。
想來先前還道她不過是尋常門戶出身,憑着幾分姿色與運道,才得了袁晁的青眼,飛上枝頭。
今日一見,袁宗文觀其眉宇間沉靜從容,舉止端莊得體,心下先入為主的輕視,倒也去了五六分。
再看随行的三個孩兒,立在趙靈犀身前身後,各有情态。當先的是世子袁承璟,小小年紀,身姿挺拔,他幼時随父入宮,對面前威嚴的皇帝并不陌生,禮數周全地行了大禮。,口稱皇祖父、皇祖母。
次女袁長瑛,粉雕玉琢般的一個人兒,穿着件大紅色繡折枝玉蘭花的绫襖,依在趙靈犀腿邊,一雙靈動的大眼睛,打量着殿宇中的陌生人。
袁琮行完禮,自己撅着小屁股,手腳并用地爬起來,袁宗文龍心大悅,面上也露出了幾分笑意,招手道:“都到朕跟前來。”
袁琮邁着小短腿就向前沖,趙靈犀心頭一緊,趕忙俯身去拉。袁承璟對着趙靈犀道:“娘娘,我來。”他先上前一步拉住弟弟,不疾不徐地将他帶到袁宗文面前。
袁宗文慈愛地撫摸着袁承璟的頭發,道:“好孩子,一年不見,竟長這麼高了。”随即目光落到袁琮身上,見他胖乎乎的臉蛋滿是天真,更覺有趣,便伸出手去,笑道:“來,讓朕抱抱這個小的。”
袁宗文将琮哥兒抱入懷中,隻覺沉甸甸、軟綿綿的一團,帶着奶香。
袁琮盯着皇帝頭頂的金簪,看了半晌,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
袁承璟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摟了過來,對着袁宗文笑道:“皇爺爺,琮哥兒淘氣得很,看見亮的東西就想要。還是讓他在地上自己玩罷。”
袁琮不滿地瞪了袁承璟一眼:“你放開我!”
袁宗文笑着對袁承璟道:“無妨,他還太小,别拘着他。”又俯下身,饒有興緻地問袁琮,“琮哥兒,告訴皇爺爺,你要這個金簪做什麼?”
袁琮眨了一下眼:“金簪上的寶石好看,給我娘戴。”
衆人被唬了一大跳,管皇後掩口笑道:“這麼點兒大的人兒,就知道心疼王妃了,真是孝心可嘉。”
袁承璟皺了一下眉頭,對着袁宗文笑道:“皇爺爺,琮哥兒就是被我爹慣壞了,在家天不怕地不怕,誰都不服管。等我爹回來,您可得說說他。”
袁宗文看着眼前三個孩子,心中很是感慨,對管皇後道:“昔日,太子也是這般處處護着玄度。一轉眼,他們的孩兒都這麼大了。”
袁琮看着管皇後頭上的金钗玉簪,直看得眼睛都不眨,管皇後擡頭看向趙靈犀,笑道:“等明日,我讓内務府挑幾樣貴重的首飾,給你送到王府去,你将琮哥兒教養得很好。”
趙靈犀起身施禮,道:“多謝娘娘厚愛,臣妾就卻之不恭了。琮哥兒是看您鳳钗上的金鳳凰栩栩如生,他好奇心重,一時看迷了眼,并非貪圖,過會兒就好了。”
趙靈犀心内腹诽,免費得來的錢财,不要也是白不要,你不就是言語上譏嘲我兩句麼,我皮厚深黑一些,還能怕你不成?
管皇後看向袁宗文,笑道:“陛下您看,琮哥兒這孩子不怕生,倒是有趣兒!”
袁琮忽然指着侍立在旁的崔簡,上下打量一番,扭頭對着趙靈犀道:“娘,我見過這個爺爺。在我們家見過!”
前次崔簡去義安郡,被袁琮看到了,他笑着上前一步,躬身道:“三公子記性真好,還記得老奴。三公子養得真好,虎頭虎腦的。”
沒想‘虎頭虎腦’四個字竟觸了袁琮的逆鱗,他很不喜人說他胖,立時小臉一垮,扭頭就往趙靈犀懷裡撲。
趙靈犀被他撞得後退一步,輕輕拍着他的背安撫,笑着道:“崔總管是誇你長得好呢。”一面又擡頭對崔簡笑道:“琮哥兒聽不得人說他胖。小孩子家,正是長個子的時候,體重也是正正好的,平日家裡都不敢當着他面說這些字眼。過兩年抽條了,自然就好了。”
袁宗文被逗得哈哈大笑,道:“小孩子嘛,天真爛漫。你教養得很好。”
正說笑間,忽聞内侍傳報:“賢妃娘娘駕到。” 話音未落,便見一位宮裝麗人袅袅娜娜而來,正是袁晁的生母賢妃。她保養得宜,看起來不過三十許人,眉眼間與袁晁有幾分相似,氣質卻略顯清冷。
一進得門來,賢妃的目光便落在趙靈犀和三個孩子身上,先給袁宗文和皇後請安,便落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