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僧看着平平無奇,卻是深藏不露,兩個回合下來掃地僧掩蓋了行藏而去,捕快最後在掃地僧的僧房裡發現了胡人的楔子文書,巡捕房下發了追緝文書,大明寺也算栽了個跟頭,派出寺廟的十八武僧參與追緝不提。
四明寺是京城及周邊百姓去得最多的寺廟,香火也最是旺盛。京城百姓與寺裡主持都能算得上相熟,四明寺最接地氣,也是京城人民賞春踏秋的場地。四明寺将廟前空地免費開放給京城百姓做點小生意,不管是佛誕還是過節,四明寺有丹藥派送,夏季常備署飲藿香方,冬日還有熱姜湯供香客小販飲用,四明寺廟前空地漸漸發展成了一個大集市。
巡捕房捕快來的時候四明寺正在做法事,圍觀的百姓興緻勃勃地看衙役圍了和尚問話,膽子大的甚至會幫着問話登記來曆查看度牒,一番勘察下來,捕快們最後都懵了,不知道為什麼這些百姓比自己還熱心,恨不能把這些和尚的祖宗八代都問出來,連為什麼做了和尚會念幾道經,跟了哪個師傅讀了幾卷經,同房的僧人是哪個,夜裡說不說夢話,白日吃了什麼,有沒有喝水,夜裡上幾趟茅房都問了個遍。
捕快們喝口茶的功夫,這些僧人的底子就被翻了個底朝天,有度牒的分作一堆,沒有度牒的良民有三個,沒有身份來曆不明的冒牌僧人有四個,其中兩個會念經,兩個是南郭先生。老百姓樂呵呵地看着這七人被捕快帶走,還有人一路護送着,跟捕快打聽消息。
“今年巡捕房招不招人?”——這是家裡有成丁的,巡捕房過兩年會在京畿附近招聘一些良民幹一些打雜跑腿的活計,雖不是正式官吏,也有俸祿可那,最主要是可以跟着巡捕房的大人們學武藝,免費的喲。
“招人有什麼要求,要不要會武?”——這是家裡有閑人的,聽道旁邊說招人,連忙打聽消息。
“今年有沒有捕頭下鄉收徒,什麼時候來人查看小娃娃根骨?”——這是京畿鄉下消息靈通的,知道巡捕房在京畿會招收一些根骨好五六歲的孩子收進來,去了就能吃上皇家飯。
“什麼時候底下來人?”——這是押镖的,與巡捕衙門關系最好,每年從巡捕房篩選下來的人裡面撿漏。镖局與巡捕房關系一向要好,平常镖局還要借了巡捕房關系開路條,巡捕房也依賴這些押镖的收集信息和路況。
“捕頭今天吃了什麼?”——這是某個巡捕熟人一邊說着一邊遞過來一塊熟透了的柿子,“家裡樹上摘的,嘗嘗味,要是好,明兒我送巡捕房去。”巡捕房有飯堂,裡面不缺肉不缺菜,隻是沒有這等甜嘴巴的果子。常有熟人摘了送過去,巡捕房也不白要,比起自己在街頭喊破嗓子一個一個賣劃算多了。
“巡捕房門口的馄饨湯好吃不?”——這個不用說,肯定認識賣馄饨的小娘子要不就是想去認識店家小娘子。
“捕房成衣在哪裡鋪子賣的?”——這是一直想弄身捕頭制服來穿的小年輕,巡捕房有專門的制服,通身黑色,箭袖束腰,隻胸前鏽有巴掌大一塊金色盾牌,又氣派又威風。
“趙三娘子,上個月進巡捕房的那個還在捕房嗎?”——這個莫不是認識趙三娘子?捕快留心應和了兩句,拉着他一起押送,不着痕迹地把人給弄進了巡捕房。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