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溪亭拒了守靈,連夜為遺體裹穿衣衾,将老翁的遺體移入棺椁中,接過荷華遞過來的銀币和米飯放入老翁口中。
老翁無子女,蘇溪亭拒了道祭,執引魂蟠引路。
世家一行人緊随其後。
棺木入穴,封土立碑。
蘇溪亭跪在碑前,久久未動,荷華見晨光熹微,衆人折騰了一夜,忙勸各位回府歇息。
路上,聞如派人去辭紫閣給這幾人告了假,又特意囑咐道:“小七向來重情重義,這一關怕是難過,你幫她多告兩天假,讓她好好歇息。”
婢女得命離去。
“怎麼了?”聞如瞥一眼站在一旁的易慎,明知故問道:“有何事?”
易慎道:“今夜,我想借宿巫府。”
“去吧去吧,好好陪陪小七。”聞如擺擺手,任他去了。
易慎颔首,目送兩位兄長和嫂嫂陪聞如離去後才轉身,去找巫祁。
巫祁并未随衆人一起離開,她站在墓碑前,盯着無字碑,聽見荷華道:“溪亭不是他的親弟弟,他是他撿來的弟弟。之前溪亭說他那時又瘦又矮,總是被人欺負,他哥氣不過,看見他身上的傷又難過,花了不少銀子送他去學劍。”
“溪亭那時說,學劍,是想保護他哥的鋪子。”
蘇溪亭學劍更多的是想保護住他救命恩人的鋪子,誰料,鋪子沒了,人也沒了。
巫祁道:“他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會為他報仇的。”
“算了吧,人隻會越死越多。”荷華歎口氣,“我和溪亭想離開都城。這種處處講究尊卑的地方,我厭了,想立即離開,最好此時此刻趕緊離開。”
“好。”巫祁道。
蘇溪亭和荷華兩人早就商量過此事,想過一段時日帶着老翁遠離都城,哪怕走到邊陲小鎮,隻要三人還活着,那也是好的。正好他們兩人手中也有些積蓄,能在他們三人所安居之地為老翁再開一間鋪子。
如今,人少了一個,行程提前了些。
蘇溪亭在墓碑前重重地磕了三個頭,巫祁和荷華也對着墓碑鞠了一躬,三人行至山腳下,見易慎站在青山外,立于種種野花間。
遠處,一輛馬車正向他們駛來。
易慎道:“想離開都城的話,乘車吧。”
蘇溪亭扯了扯荷華的袖子,荷華代他道:“多謝公子這幾年對溪亭的照拂。”說完,荷華又對巫祁道:“多謝姑娘這幾年對我的照拂。”
“您言重了,我也要多謝蘇叔叔教我劍法。”易慎道。
蘇溪亭搖了搖頭,示意不必謝,又比劃着手道:“你的天賦高于我。”
荷華也道:“淑女的天賦也高于我。”
巫祁搖頭,不在意什麼天賦不天賦。她道:“想回都城的話可以回來,不想回來那便不回來。”
荷華笑了笑,道:“不謝了,謝來謝去,無趣。”
車馬行至幾人身旁,易慎側身讓出道路,道:“車馬備好,吃食充足。”
幾人道了别,荷華和蘇溪亭上車,見車中一角堆放着幾個木箱,掀開才知道那是她和蘇溪亭這幾年在巫府和易府的行李。如此短的時間,既要準備車馬,又要收拾行李,可……
不僅木箱堆放整齊,箱中行李也很規整,一些閑暇時買的小物件也被軟滑布匹妥帖地包裹着。
易三公子着實是一個周到細心的人。
然車馬已行駛,荷華掀開車簾,隻能看見遠處兩道人影站立在原地,靜看着他們,直至那兩道人影越來越小,蘇溪亭才看見木箱中還有一個木箱,不過,這個木箱要小一些,他扯扯荷華的衣袖,和她對視一眼,他打開了那個小木箱。
木箱裡滿滿當當的全是金銀珠寶,可供他們兩人一生揮霍。
“易慎在木箱中放字條了嗎?”巫祁問。
“來不及。”易慎答。
他自聽見了荷華姨說“此時此刻趕緊離開都城”後便立即下山,吩咐小厮和婢女各自去收拾蘇溪亭和荷華的行李,還要備車,又囑咐他們備好金銀珠寶。
那小厮問:“多少金銀珠寶?”
易慎答:“一生無憂便可。”
巫祁知易慎為何要如此匆忙地備車送蘇溪亭和荷華離開都城,一是因魏栾華此人目中無人,行事狠厲,今日敢當街殺了老翁,保不齊,明日就敢當街殺了蘇溪亭和荷華;二是因蘇溪亭會找魏栾華尋仇,而他應是打不過魏栾華那些武功高強的手下。
“好累啊,易慎,我想回去睡覺了。”巫祁道。
“好,我陪你。”易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