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還是未婚的男女,做事總要有所顧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到了山腳下,王羲之将郗璿放了下來,讓她坐在一個石凳上,找人去通知郗家的人。
很快,郗家的人便趕了過來。
走在最前面的人是郗愔,他面色不太好,剛剛一直被庾翼纏着,好不容易尋了個機會擺脫了他,出來找郗璿,結果半天都沒有找到。
任雨都被支走了,說明郗璿是和王羲之單獨在一起的。
郗愔心裡本就有些擔心,結果别人跑過來跟他說,郗璿還受了傷。可想而知,他到底有多着急,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見到郗璿沒什麼大概,郗愔懸着的心放了下來,但仍冷着臉問:“怎麼回事?姐,你怎麼會受傷?哪裡受傷了?”
他直接忽視了王羲之,把他當空氣。
王羲之行事從來都是低調内斂的,也從來都把郗愔當成一個未長大且脾氣暴躁的孩子,自然不會跟他計較。
郗璿道:“不小心在山上扭傷了腳,不妨事,多虧了逸少公子幫忙。”
郗璿這樣說,是為了緩和兩人的關系,郗愔卻哼了一聲,道:“好端端的,你怎麼跑山上去了?莫不是被某個心懷不軌的人诓騙上去的?”
這麼明顯的針對,王羲之不會不懂,郗璿偷偷看了一眼王羲之,見他面色不改,知道他沒有放在心上,松了口氣,道:“哪有你這麼說話的。我腳崴了,疼死了,趕快回去吧。”
因顧忌着郗璿的傷勢,他們跟王羲之打了聲招呼,就匆匆回家了。
**
一方面是自己喜歡的人,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嫂子周氏。
當郗璿在身邊的時候,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感性占據上風。當周圍沒了人,他越琢磨越覺得對不起嫂子,理性占上風。
王羲之思前想後,糾結得不行。
他站在床邊沉思,眼睛盯着遠方的風景,右手手指在衣襟上不自覺滑動。
這是他自幼便有的習慣。
年幼時,他們一家并沒有待在烏衣巷,而是住在晉陵縣。
相比于那些手握重兵或者權勢滔天的叔叔伯父,他父親在朝中隻是個微末小官,相應的,他們家也隻能算是王家不起眼的一支。
原本一家也是其樂融融的,某天父親意外身死。本以為那些親屬會顧忌親情伸一把援手,但那些人卻冷眼旁觀。
因此,他和哥哥、母親三人也經曆過一段艱難的日子。
那個時候,最緊要的是解決溫飽的問題,沒有多餘的閑錢買筆墨紙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