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時間,在學校跑了八百米,考了數學、物理兩場摸底小測,現在她從身體到精神都處于力竭狀态。
“小如是公主。”溫司衡笑着把她剛點的菜放到烤架上,又使喚喻來,“來幫忙。”
喻如趴在桌上,透過面前攤着的作業本,視線落在溫司衡身上。
他穿着黑襯衫,袖子挽到臂肘,氣質卻接近于“純白”。
這是她見過長得最好看的人。
一陣風無意間經過,帶着作業本翻頁,發出窸窸窣窣的脆響。
喻如的視野頓時被翻飛的書頁分割成幾塊。
于是,她的内心世界也跟着這些翻飛的書頁動了起來。
風動,心動,在此刻,被模糊了界限。
記憶回籠。
喻如和溫司衡各自站在和當初十分相似的站位上。
一個在陽台上,一個在庭院裡。
獨獨缺了那陣帶着書頁翻動的風。
“司衡哥,你少看不起人了。”喻如第一次反思,也許她的不吃虧理論是一場錯誤,絕對理性不代表絕對正确,她想遵循感性一次,“我這麼好的人,不當備胎。”
**
喻如和溫司衡的微信聊天對話框重新陷入凝滞。
溫司衡回歸到以前的沉默狀态,反而讓喻如更适應,更安心。
或許,她喜歡的就是這樣單方面暗戀的狀态,而不是真的和溫司衡談戀愛。
課業才是她真正的生活重心。
志德藝術學院開展課程改革,為更好地将美術理論融入到電影中,給美術系加了一門有趣的必修課:場景搭建。
電影需要人物,也需要人物活動的環境。
搭建出恰當的環境可以幫助塑造人物,輔助觀衆更好地體悟電影主旨。
教授場景搭建課程的老師用半個月的課時,講完了理論知識部分。
從下堂課起,他就将帶領美術系的大三學生們進行實操部分,實踐場景搭建,“作業發在公共郵箱裡,同學們課後記得查看,及時完成作業。”
喻如今晚不用去畫室,她決定買點好吃的犒勞自己,然後在宿舍開追同學推薦給她的新劇,再舒舒服服睡一覺,完美的一天就過去了。
她最喜歡的蛋糕品牌在附近開了新分店,可惜才剛開張,沒來得及上線外送服務。
想吃,隻能到店購買。
好在路并不遠,騎車隻需要一刻鐘左右。
她按照地圖提示,騎車上路,在接近終點的路拐角,倏然瞥見一張熟悉的燈牌。
The Night,向前走過一段窄路,迎面便是The Night。
#溫司衡深夜買醉#的詞條曾牢牢霸占熱搜好幾天,後來熱度漸消,也是因為狗仔去追其他熱點了。
無人關注處,溫司衡還會在The Night買醉嗎?
喻如想了想,最終還是停好車,選擇走進The Night,環顧店内,試探性地尋找溫司衡的身影。
卡座這片兒沒見到。
倒是經過私密包廂時,她注意到有一間包廂門沒完全關好,露出一條寬縫,裡面傳出缱绻纏綿的水聲。
喻如:“?”
什麼鬼動靜。
縱使沒有窺私習慣,她還是下意識朝包廂裡面打量。
隻見暧昧的光線裡,一男一女兩個身影揉成一團,緊緊貼在一起。
他們像蛇一般,交纏得不分你我,并在噴薄灼熱呼吸的同時,舐咬着對方的唇舌,探索彼此口腔的每一處角落。
喻如本想看一眼,就快速收回視線。
但這一看,她直接愣在原地,無法動彈。
裡面那對親密無間的情侶,是溫司衡和闵甜。
他們似乎不知道包廂門未完全關緊,戰況正愈演愈烈。
與此同時——
“看夠了嗎?”
喻如耳後突然貼來一道沙啞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