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内院裡頭,來領人的就是夫人身邊的一個小丫鬟,她一言不發地将魏宜萱領到了劉夫人見客的屋子打了簾子就退下了。
屋裡頭放了冰鑒又有熏籠,進去之後很是舒适,魏宜萱見上面坐着的一個美貌婦人知道她就是劉夫人,于是規規矩矩地行了叉手禮。
劉夫人擡頭望去,見來人穿着藕粉色衫子,下頭是蜜粉色百疊裙,一頭烏發盤成一個圓髻,一點發絲都沒有落下,雖說衣裳布料不是什麼名貴的,但是打扮得很是得體舒服,幹幹淨淨利利落落的,當下心裡暗自點頭。
等到她再仔細打量魏宜萱的長相,見她圓臉杏眼又清秀可人,眉眼處透着親和,一切都好,隻是這樣年輕,不知道手藝怎麼樣?
劉夫人打量完畢,問了魏宜萱的姓氏、住處,見她對答流暢,為人大大方方,便就讓人領着她去廚房裡做些點心呈上來。畢竟言行舉止過得去就行,這請人進來招待客人還是得有點手藝在身上才行。
因着劉子隽說了,他們幾個隻想吃些點心零嘴和飲子,不需要做什麼大餐,劉夫人也隻道那肯定是些小孩們愛吃的甜食,便讓魏宜萱去做了來。
小丫鬟将她領到了廚房裡一塊空着的案闆上,對着廚房管事方廚娘道:“小郎君請回來的廚娘,夫人要試試她做的點心,人就交給方嬷嬷了。”
方嬷嬷年紀不大,看着隻有四十來歲,送走了正院來的小丫鬟,便對着魏宜萱道:“這廚房裡什麼都有,若是還有缺的隻管告訴我,叫人去庫房裡給你找出來。若是要找人幫忙也隻管說。”
魏宜萱謝過方嬷嬷,因着隻給劉夫人做一碗粥和一碟子點心,便不要人在一旁幫忙。
方嬷嬷走了留着魏宜萱一個人忙活,廚房裡其餘忙着給各位主子幹活的人卻是沒走,這會正假裝不在意實則是偷偷摸摸在瞧魏宜萱做什麼吃食呈上去呢。
魏宜萱心裡是半點不慌,自己早就跟宋嬸子打聽好了劉夫人平日的口味,愛吃什麼忌口什麼,一清二楚。
對于甜點劉夫人愛吃軟軟糯糯的黏糊糕點,又不愛吃的太甜太膩的。近來苦夏,劉夫人的胃口也不太好。魏宜萱從一堆食材裡翻出幾顆新鮮摘下來蓮蓬,撥出蓮子先用溫水泡一小會,去去苦澀味。
夏日自然是吃一些清熱去火的蓮子粥才好,加入糯米一起煮,煮得兩樣食材差不多一起軟爛濃稠,再放入果醬調味就好。
這果醬魏宜萱前幾日就做好了,是特地讓宋喜櫻從城外捎回來的酸李子。這種野生的李子太酸沒什麼人愛吃,魏宜萱卻特地要了一大袋,把它們洗淨去核,拿白糖腌漬一會載放入鍋中小火熬煮,煮到可以用鍋鏟拍成泥狀,黏黏糊糊的就差不多可以了。
煮好的蓮子糯米粥,放入一小勺酸口開胃的李子醬,更添風味了。
至于糕點,魏宜萱取了綠豆粉,做了一小碟子紅豆沙餡的綠豆糕。乍一看和普通吃的綠豆糕一模一樣,但是魏宜萱沒有放白糖或是蜂蜜來調甜味,而是用了熬煮沙質的紅豆來添甜味,咬一口下去,紅豆沙緩緩流出來,滿滿的甜蜜滋味就浸入嘴裡了。
幾個在一旁偷偷打量的人瞧着魏宜萱泡好了蓮子,又将紅豆熬煮成紅豆沙,這邊又麻利地将蓮子去了芯,那邊又開始活起了綠豆粉。整個人在案闆前忙忙碌碌,卻是有條不紊,絲毫不亂,差不多一個時辰過去,就全部做好了。
正巧劉夫人那邊的小丫鬟也來瞧瞧進度,見着魏宜萱已經全部裝點好了,上前瞧了瞧兩碟子吃食。便是光從賣相和味道上來看,這兩道點心就是極好的。
小丫鬟見她還特地找來了荷葉形狀的瓷碗來盛粥,另一碟子點心則是用着乳白瓷盤,擺得也很是好看。放下心來,讓人端着這兩碟一道呈上去。
魏宜萱規規矩矩地站在下首,等着劉夫人品嘗。
蓮子糯米粥煮得軟糯香甜,可入口竟還帶着絲絲酸意,蔓延在口舌之中,别有一番滋味。這粥煮得就很合劉夫人的心意,平日裡廚娘做來吃,難免有時候煮得過了頭或是還不夠軟爛,但劉夫人卻覺得今日這一碗正正好好。
再嘗綠豆糕,瞧着一個個如同玉似的,上頭簡簡單單沒用花紋,輕輕咬一口裡頭竟還有一層紅豆沙。細膩的紅豆沙慢慢滑入口中,一點點清新的甜意蔓延開來。
劉夫人放下銀匙子,十分滿意。忽而覺得面前的這位廚娘雖然名聲不顯,但是手藝卻是極好的,有她做主廚,想來生辰宴定是出不了錯的。
明明方才問過了魏宜萱,這會子劉夫人又極有興趣地問了一遍魏宜萱的事,得知她從夫家出來後,便自己出來帶着妹妹弟弟一起賣些吃食,又覺得眼前這個身量纖細的女子很是能幹。
魏宜萱同劉夫人講了一會話,心下已經知道自己這一關一定是過了的。
劉夫人叫小丫鬟送魏宜萱出去的時候,已經給了一荷包實在的銀子,摸着沉甸甸的,隻說是今日請她來做糕點的謝銀。魏宜萱笑眯眯地接受了,心中思忖着估計這一包差不多有兩三貫錢了。
在梧桐巷裡着急等待地魏阿娘就坐在院子裡,一上午不知道朝外面張望多少次,聽見點動靜就探頭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