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回到住的地方,按系統提示,給種下的甘蔗澆了一遍水。
因為答應了次日帶吃的過去,小滿進門之前,瞧瞧從系統空間取出一小袋米分裝好,拎在手裡。
澆完水坐了一會兒。
見到揚回來,高高興興的說道:“阿姐,有人給了我一袋稻米,讓我煮熟明天一半帶過去,一半自己吃。”
揚看起來半信半疑,接過布袋打開看了一眼,心下一驚,越過小滿朝四周看了一圈,又回身看了看門外,沒發現人影,才掩上門。
回轉身,拉着小滿進了屋子,才開口詢問,“月兒,這是什麼人給你的?”
“一個老婆婆,很老很老的婆婆,頭發是白的,彎着身子。”小滿誇張的比畫。
然後适時露出幾分疑惑,“有什麼問題嗎?”
“沒什麼問題。”
揚打開布袋,攤開稻米,仔細觀察着,“就是這稻米飽滿光亮,好像玉石做的一樣,不知道煮不煮的熟。”
也太誇張了,不過是品質好一點的白米,用了化肥農藥,沒有病害蟲害侵襲,而且高效脫殼沒有稻殼雜質而已。
小滿相信就算當前戰國的時代也有一小撮人,吃着用着比這更好的。
就是不知道是一畝能出産多少,又要多少人精心伺候,經過多少重舂搗挑選出來的。
而在後世,這樣高産的糧種,普通人也吃得起。
“煮煮試試就知道了。”因為沒有稻殼碎石等雜質,清洗兩遍,洗去浮塵,便放入釜中,加水煮了起來。
又不真是什麼金玉造物,當然能夠煮熟,除了煮的,還有甑裡隔水蒸的。
好些的米确實不同,水剛剛燒開,蒸汽溢出,就能聞見清新的米脂香氣。
成品确實不負系統出品,香氣吸引的門外駐足的腳步聲都多了些。
小滿勸說下,兩人各自吃了一些。
翌日,小滿拿洗淨的荷葉包了兩大團米飯,出門取出工具,把食物塞到背簍裡,出發到昨天的小河邊,沒等一會兒,就見到煦出現在不遠處的矮牆邊。
“嘿。”小滿看見對方,舉手揮了揮手裡的藥鋤,見人猶豫不動,主動朝那邊走去,沒一會兒煦同樣越牆過來。
兩人碰面,小滿打量了一下,對方依舊是昨天的樣子,衣衫單薄但是還算整齊,就是有點短,略顯局促,頭發半束半散,額前臉頰耳後有些碎發,看起來有點淩亂,束起的在頭頂紮成一個類似馬尾的小髻。
小滿從背簍中掏出還有些燙手的米團,“諾,好吃的。”
煦接過打開,聞着香味,肚子發出咕噜一聲響,打開之後有些呆怔,“這是給我吃的?”裡面的食物幹淨溫潤,還散發着誘人的香氣,是他從來沒見過的樣子。
“不,這麼好的東西……”
小滿推了一下對方手肘,“快點吃吧,吃完還要幹活的。”
小滿不太好意思說,這是昨天吃剩下的,因為她下手沒分寸煮的太多了,她自己食量小,餓得快,但是吃不多。
揚也跟着她的食量,不好意思多吃,早上小滿索性除了剩下的,又新煮了一部分,表示米還是挺多的,不想浪費就吃多點。
隻是沒想到,喝完粥之後,确實吃不了了。還好米團比粥方便攜帶,索性一并拿了過來。
還好三月天氣,夜間尚寒,沒那麼容易壞。
小滿拎起背簍藥鋤,丢下一句話,朝系統任務指示的方向去,“吃完來找我啊。”
煦将米飯塞進嘴裡,一邊咀嚼感受着甜味,一邊猜測這個小貴人到底要幹嘛,他一開始以為對方隻是一時興起,想玩些遊戲的富家子,拿着比饴還珍貴的糖賄人陪她遊戲。
今天卻拿出了這麼珍貴的食物,說明這是經過家中大人同意的。
煦一邊吃,一邊觀察。
他隐約記得,小時候那邊池子原本是本地人家漚漬麻葛紡線織布的,後來遭受戰亂,莊子幾經易主,現在那莊子是大秦相邦呂不韋所屬。
大約是主人富貴,仆人生活也有所變化。
莊子裡的人慢慢不再進行這種零散勞作,牛羊雞豚都是成群飼養,專人看管,零散的麻葛售送到更大的工坊内。
連仆人的衣服,也有專門的人漂洗。
他本來就是放牧的羊倌,隻是被誣賴摔死羊羔,遭到驅逐,想着到河邊打點魚充饑才遇見小滿。
煦在這生活了十幾年,知道應該不是呂家要重新開始紡麻,隻是小女孩做事也很有條理,應該不是單純遊戲玩耍。
煦邊吃邊理清了昨天做的所有事,還是想不明白小滿要幹嘛。
于是不再做無用功,将剩下的飯食包好放到衣服裡,轉身去找小滿。
吃了人家的東西,總要幹活。
跟着看,總會明白的。
“這麼快就吃完了?”看見煦找過來小滿嘀咕了一句,指着一個棵伸展的樹問,“這是什麼樹你認識嗎?”
煦點點頭,“認識,穀。”長大了會結紅色的果實,可以吃。
“哦。”
小滿點點頭,系統識别這個叫構樹,樹皮是造紙原料,除此之外能造紙的還有桑樹,青譚樹,苎麻什麼的。
可惜小滿隻能按圖索骥,還沒發現其他的樹。
“我們把它砍下來。”隻要樹皮。
“現在先去借斧頭。”煦欲言又止,最後點頭,這山上草木理論上都是呂家所有,普通庶人在山中發現了果子要摘點吃,被兇狠一點的人發現了,都要挨打或者賠償。
不過小貴人,應該是沒事的。
匠人出門做事不在家裡,工具也被帶走了。其妻看見小滿,去庫房找出一個備用的小點斧子。
沒想到對方這麼熱心,小滿雙手接過,“多謝阿姆。”她眼睛看見旁邊屋棚下有一堆白色的似乎是石灰,忍不住問道:“阿姆,那些是什麼?”
婦人看了一眼回,“那些是白灰,誰家築房和水塗在壁上,可使牆堅硬光滑。”
“哦,多謝。”小滿再次道謝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