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碓加上筒車,一舉解決了脫皮粉碎和灌溉的問題。
與此同時,院中的紅薯藤蔓也蔓延不少了,小滿開始讓護衛再次翻地,這次的工程比較浩大,費了幾天的時間。
小滿在地壟旁看着,覺得鐵犁形狀不如後世流暢自然,秦國農具還缺了鐵耙,一趟過去直接耙松一隴的那種。
隻是現在工匠不在,鐵器也沒那麼好打造,隻好待來年。
在小滿守在地邊,一邊記下鐵農具改進點,一邊查看堆肥情況的時候,本地田典走了過來。
“我說你們,往年都是仗着相邦家臣身份,能借到最好的耕牛和農具,最先完成農事的,今年如何拖到快七月,若是誤了時令,交不上租稅,官府難道不罰你們嗎?”
趕着牛的年輕侍衛亥,笑着回答:“不勞田典憂慮,我們的租稅是夠的。”
他們耕種的大片土地早已經種好,之前小主君種下的土豆枝蔓也長出來不少了,隻是為了解決翻地水源等問題,這幾十畝地晚了點。
但是上了年紀種田經驗豐富的田典看起來并不信他的話。
看了一會兒,拿着手中木條試了試翻耕的深度,已經耕好的足有十二寸。
忍不住又道:“雖說要深耕才能豐産,可有句話叫過猶不及,你們翻這麼深的土不是浪費時間嗎?”
一旁閑着的小滿主動答話,将人注意力拉過來,“大伯,那是為了種其他的東西,一定要這麼深的。”
關心那個還不如關心一下其他的東西。
然後指着蓋着稻草樹葉牛糞堆肥的一堆,問道:“大伯,你知道堆肥嗎?”
夏季溫度較高,經過一個多月的晾曬翻動發酵,已經看不出來本來的樣子了。
裡典看起來也認識小滿,“不敢當貴人一聲伯,”
然後看着小滿指的方向,确定了一下鼻子裡聞到的味道,其實已經聞不到什麼氣味了,但是東西剛拉回來不久時,他是見過的,于是道:“這不是廄苑的糞土嗎?”
“你們早早就弄回來了?”
額,她為什麼覺得老丈在嫌棄她?好像在說她貪心不足,什麼髒的臭的都迫不及待拉回來,然後還誤了種田的正事一樣。
“田典,我之前在書上看到說,野草樹葉焚燒為灰或用水腐之,可以肥田地,”
什麼書你别管,就算現在沒有,以後也會親自給它寫出來。
“廄苑的糞官也說,堆在底下發酵後的糞土更能滋養田地。所以才把新鮮的牛糞弄回來堆放在這裡,漚成腐土。準備施到地裡面。”
田典邊聽邊點頭,好像說的有道理。“真的可以?”
“當然。”
裡典看着遠處山林,“連月無雨,近日已經有人開始上山,砍草木燒灰了,”
“明日我召集鄉鄰,聽你叙說一下,若有願意跟你學堆肥之法的,便讓他們學一學可好?”
“好。”
第二日,小滿跟過來的人簡單講了一下堆肥原料和過程,然後強調堆肥至少二到三個月,冬天要更久一些,肥料才會完全腐熟。
小滿說完之後就有人反駁,“禾苗正是要施肥的時候,哪裡等的了這麼久的時間,一個月能不能行?”
小滿搖頭,“一個月堆肥還未發酵完全。”
其實她堆積的肥料都還沒完全腐熟,翻地之前,底肥都沒加。
“誰等得了這麼久?”
“守着一堆糞肥卻不去用,等着勞什子發酵,貴人不是在開玩笑嗎?”
當即有人搖頭走開。
“那你們一般怎麼施肥?”小滿詢問之後發現。
其實這個時代種植還是比較粗糙,遵循着一點簡單的方法,比如收獲作物留下完整飽滿的來年做種子。
有耕牛農具就耕深些,肥沃的土地種的多些,貧瘠的土地種的間隔大些。
家裡存有糞便的就施用到地裡,新鮮的也不怕。
因為大多人家是地多肥少,施的比較稀疏,聚集不到一起,溫度達不到就不會升溫發酵燒苗。
而且肥料堆積在一塊會形成燒苗,也是有點經驗的老農都會盡力避免的。
不夠的便燒些草木灰施下去。
小滿最後隻能無奈點頭。
按着數尺撒一把的施肥方法,再加上這稀疏頹廢,歪歪扭扭的植株,就算沒有發酵完全大概率沒有燒苗的擔憂。
隻是未完全腐化的糞土,吸收效率可能沒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