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管理六宮的權力被收走了,順治卻遲遲沒有把權力下放,反而是交給了内務府,讓索尼管着。
這讓圍觀的人大跌眼鏡。
那些人原以為會是讓後宮的人管着,再不濟也是太後。
閑暇時候楊氏和烏蘇氏猛歎氣:“還以為會是兩位福晉管呢。”
她們兩個沒事兒就來佟采薇這裡坐坐,意外的是相處起來竟然還算融洽,楊氏本就是常在漢人聚集地生活,身上也沒那種滿人看不起漢人的傲慢與偏見,三個人坐在一起,倒也能心平氣和說說話。
大部分時候是楊氏和烏蘇氏說,佟采薇就在旁邊聽着,偶爾搭上兩句話,她們兩個也不嫌棄,自顧自地聊着天。
“我也以為會是兩位福晉拔得頭籌,還有些惋惜。”烏蘇氏歎氣。
惋惜什麼?惋惜佟采薇得寵卻沒有六宮之權嗎?
佟采薇自己一點也不惋惜,這玩意就是個燙手山芋,誰接誰就是太後的眼中釘肉中刺,她才不會當傻子。
她們猜測的會是兩位博爾吉吉特福晉也不可能。
本來這點權力就順治從蒙古勢力力奪回來的,怎麼可能又還回去?給太後、給博爾吉吉特福晉都不可能。
交給索尼是最合适的。
但索尼也愁啊。
從上任内務府以後他就大刀闊斧地改了一陣,起初是有效果,可後來改着改着,他就知道不能指望了。
内務府的組成人員除了前朝遺留下來的人,剩下的都是上三旗的包衣,彼此之間聯系密切,關系錯綜複雜擰成一團,要動很難。
冗餘的人員就像一團打了結的毛線球,要找到線頭都麻煩,他也不是每天都撲在内務府上,他朝堂上的事情更多,隻能遺憾收手。
大部分的權力還是下放到了内務府各個管事手中,這下好了,他們手中的權力比從前更甚,有些人就更加變本加厲了。
烏蘇氏抱怨:“之前冰盆都是準時送來的,如今拖得一天比一天晚,那冰化得比從前都快。”
楊氏也道:“前段時間我嗓子不舒服,叫我身邊伺候的宮女去領一味川貝枇杷膏,誰知竟然沒有領回來,那些人看人下菜碟,隻胡亂推脫責任。”
一個川貝枇杷膏,從禦藥房推到内務府,又從内務府推到禦藥房,幾個小管事互相推卸責任,最後成了個沒頭公案,楊氏自然也是沒有辦法的。
她們兩個随口抱怨,其實也是想打探打探佟采薇這裡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佟采薇沒有什麼大感觸,她的膳食幾乎是趙太監一手把控的,其餘東西也很少要,就算要,内務府那邊也很少為難,畢竟她得寵,他們也不想得罪。
楊氏難掩羨慕:“我也不求皇上寵愛,就是期盼着有個兒女傍身。”
誰不想呢?
她們在後宮待久了,逐漸也摸清楚了順治的脾氣,他是個很好說話的人,也很有人情味兒,大多數時候都能體諒到别人的情緒,也頗為仁慈,看看前頭的巴氏、陳氏,出了那樣的大茬子,順治除了教訓幾句,旁的也沒做什麼,還允許她們出來交際。
熟悉他的人,譬如佟采薇,便知道是因為他知道最大的錯處不在于她們。
看着楊氏羨慕的表情,佟采薇心道,那是因為巴氏和陳氏影響力就那麼大點,大阿哥都沒了,罰她們難道就能把孩子弄回來?
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