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秦王發現,自己可能真的擁有了一個神童稚子。
昨日小家夥随口給出的答案看似荒唐,然而細思之下,竟比他一開始盤算的還要完美。
蒙骜是為國戰死的忠臣,又為大秦立下過汗馬功勞,自己縱便要破格提攜兩名蒙氏子弟,也不過是君王常有的寬撫體恤之舉。
朝中那幫呂氏門人若執意阻攔,豈非有公然藐視君王之嫌?
反正提攜一人進宮呂不韋不高興,提攜兩人進宮他也不高興,倒不如一趟把功夫做到位,至少能讓蒙氏看到朝廷對他們的重視。
再說了,難道自己真會在意呂不韋高不高興?
秦王打定主意,立刻喚人拟好诏書,想了想,還是命人送去知會相國一聲。
他掃向隻有幾卷東郡農事奏章的案桌,眸中浮出一絲暗芒。
冠禮近在眼前,親政前更要謹慎幾分。
...
到底隻是剛滿一歲的小身闆,昨夜,李世民一個哈欠還沒打完就半張着嘴進入了夢鄉,這一覺香噴噴就睡到今日辰時。
他剛睜眼坐起來,正在主殿數菽豆的扶蘇就一把扔下豆子,高喊着“阿嘀嘀嘀”沖了進來。
扶蘇歪着腦袋笑眯眯貼着床攔,從縫隙間把自己胖胖的臉頰湊上前,又伸手戳了戳,示意他想讓阿弟貼貼。
李世民默默接過宮人手中的帕子擦了擦額頭,差點汗流浃背了。
他與扶蘇雖是雙生子,其實相貌并不相像,一眼就能分辨出一個像秦王,一個像芈夫人。
但他們确實存在一些奇妙的感應,比如就算不在一個屋子裡,也能時不時感應到對方是睡着還是醒着,是高興還是在哭。
而在昨天之前,自己沒少利用這份感應來戲弄扶蘇,隻是扶蘇本性單純,不管被他怎麼惹哭揍哭,過一會兒又會高高興興來牽他玩了。
李世民努力拭了拭額間并不存在的汗水。
他前世雖聽阿娘講過自己童年的霸道調皮事迹,但總以為她在誇大其詞,直到親眼看到今生的記憶...
朕幼時怎會如此頑劣!
李世民看着那張洋溢着燦爛笑容的小臉,忙讓宮人把床欄放下來,跳下去輕輕抱住了扶蘇。
他帶着大唐皇帝一言九鼎的鄭重,真心實意替自己道歉,“對不起,阿兄,我以後再也不欺負你了。”
史書上的公子扶蘇,是真正溫潤守禮的君子,君子不可欺之以方。
現在的扶蘇是真正的一歲孩童,還理解不了他這話的意思,但他欣喜地發現:阿弟今天醒來沒找他打架,還主動抱他了耶!
他立刻高高興興回抱李世民,還學着大人的樣子,一下下輕輕拍着他的後背,努力用上了辛苦積攢的詞彙,
“阿嘀嘀嘀,好!窩,稀飯,阿嘀嘀嘀!(阿弟好,我喜歡阿弟)”
下一瞬,李世民胸中驟然翻滾起一股激動的熱意,他知道,這是屬于扶蘇的情緒。
也是在這時,李世民才真正察覺到,自己想要擺脫幼稚言行、保持端重理智,恐怕真的很難。
他沒想到,如今這小身子的幼童本能,竟是如此強大:
他本意絕不想在人前哭泣,但自己兩世為人,第一回切身感受如此純真的兄弟情誼,又豈能無半分動容?
于是百感交集間,淚水已經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
他急忙想逼回淚意,哪知卻越流越多。
扶蘇也感應到他的情緒,隻當是自己拍痛了阿弟,不由下意識松開他後退了兩步,然後無措地揪着小手跟着哭起來。
等跑去通禀“二公子今日說話好生利索”的宮人,興高采烈帶着芈夫人趕來時,看到的就是這幅場景:
兩個小公子正各哭各的,一個無聲流淚,一個嚎啕大哭,看起來都很傷心!
芈夫人以為二人又打架了,忙上前一手摟着一個柔聲安撫,
“不哭不哭,阿母吹吹,包包散散了!”
李世民擡袖拭淚,心情複雜。
這一世的母親,雖然性格外貌都與前世的母親不同,但她們哄孩子的語調、疼孩子的心情卻是那麼相似。
他又變成有母親的孩子了。
扶蘇向來是更好哄的那個,這回卻固執地伸手指着李世民,眼淚汪汪地大喊“特特,ceicei(痛痛,吹吹)”。
芈夫人心中一驚。
扶蘇心慈手軟,打架總是主動認輸挨揍的一方,就算被揍得哇哇大哭,也會稍稍一哄就忘了痛。
而世民雖然霸道,下手卻一直很有分寸...難道,今日他是把扶蘇給揍傷了?
她急忙撩起長子的衣袖檢查。
扶蘇用力掙脫母親,噙淚焦急跺腳,“窩打打!阿嘀嘀嘀,特特!(我打的,阿弟痛痛)”
芈夫人茫然轉頭,今天打輸的,竟然變成了世民?
一定,一定是她聽錯了吧。
李世民卻聽懂了,原來自己失控流淚,竟讓扶蘇誤會了。
他忙上前重新抱住扶蘇,輕輕拍着他後背,問道,
“我這樣拍,阿兄會痛嗎?”
扶蘇淚眼迷蒙慚愧看向他,搖了搖頭,
“窩,不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