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當二鳳崽遇上始皇爹 > 第11章 是阿父教我的

第11章 是阿父教我的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11章

這還是李世民第一回見到鹹陽宮外的風景。

透過車窗望去,鹹陽城遍地是黃土街道、黃泥矮屋...鮮少看到堆磚徹石的高門大戶。

而這些透着貧寒樸素的街道,全都非常幹淨,連燒完柴木的灰燼都看不到。

曆朝曆代都有禁止亂丢棄穢物的律令懲罰,但能像秦人這樣一闆一眼做到的,實在是罕見。

可在李世民看來,商鞅之法在以嚴刑“止小惡,扼大惡”,在保證秦國百姓日漸溫馴易管的同時,又何嘗不是在用酷法壓垮秦人原本剛硬的骨頭、壓滅秦人原本野性的志氣?

從秦非子得到周孝王賜秦邑封地算起,秦國是一個足足有五百多年曆史的國家,可等到它瀕臨覆滅的時候,卻沒有一支起義軍是以“勤王”或“複秦”為目的。

威震天下的始皇帝死了,大秦也在胡亥手中亡了,可不管是外來的客卿、本土的貴族,還是世代生活在關中的秦國士卒黔首,他們都像商鞅之法所期待的那樣,溫馴地向另一個強者屈服了。

如果秦始皇早知道是這樣一個結局,還會堅持用戰時百試百靈的法家之道,來治理統一後的龐大秦國嗎?

李世民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

世人皆稱始皇帝好大喜功,可在他看來,對方迫不及待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恐怕跟自己東征高句麗一樣,都有一個不得不為之的緣由——

龐大的帝國缺少了一個強悍有力的繼承人,他們隻能在自己還活着時,盡力為下一代消除邊關的一切隐患。

那麼,秦始皇一個人完成不了的鴻篇布局,如果能用兩代秦君的時間去完成呢?

李世民曾平息過亂世,也曾開創過治世,他自信有足夠的經驗和智慧,去助力他的父親解決一個個擺在面前的大難題...所以,他必須先成為讓秦王滿意的儲君!

隻有這樣,他才能利用手中權力把這條通往絕境的道路扭轉改道,才能讓七國百姓混居的大秦帝國,在兩代君王的手上逐漸融合同化、直至親如一家。

大唐能做到的,秦國一樣能做到!

如今雖是早春二月,空氣中卻還透着料峭的寒氣,透過車窗望去,街上仍有許多衣着單薄的百姓瑟縮着脖子在匆匆行走。

李世民眼含悲憫看着他們,寒冷和饑餓,在每個時代都是緊随底層百姓的兩座大山。

享受萬民供養的君王,自當竭力助萬民挪開這兩座大山。

他不禁喃喃自語道,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1)

這時外面起風了,刮得車簾咣當作響。

蒙恬忙伸手去關車窗,又忍不住訝然問道,

“二公子,這是荀子《王制》裡的一篇,你竟然...你也會背嗎?”

李世民哀傷地收回眼睛,點了點頭,

“嗯,是阿父教我背的。”

必須盡快想辦法一步步為秦國自救,也為救天下萬民!

蒙恬懵懵“哦”了一句,眼中閃過一道迷惘。

大父不是說,王上最推崇法家之道,最喜歡讀韓非子嗎?

他怎麼會教小公子背儒家的荀子呢?怪哉!

...

當車隊越來越接近鹹陽城門時,行駛速度漸漸慢了下來。

蒙恬狐疑,正想喚人來問是怎麼回事,一名百夫長已經小跑着上前,停在車窗處氣喘籲籲,

“禀五百主,城門那邊全擠滿了人,我們暫時出不去,還請您和二公子在此稍候片刻!”

五百主,顧名思義就是統領五百人的首領,就算破格提拔,以蒙恬初入官場的資質也是當不了的。

但他此行肩負保護小公子安全的重任,必須管得住這兩百衛卒,所以秦王特授他為“假五百主”。

在秦國,所有臨時委派的代理官員,都會在官銜前冠以“假”字。

蒙恬聽完緊緊擰起眉頭,下意識把懷中的李世民抱緊了些,

“什麼叫暫時出不去?衛卒沒有清道嗎?”

李世民卻努力探起身,想打開車窗看看。

在律法嚴格的秦國,竟有人敢堵住城門而不怕懲罰?他不太信。

百夫長一臉為難,嗫嚅道,

“我等原是想清道通行的,可是,相國的私兵也在那邊...”

在秦國,封侯封君者都能合法豢養私兵,言下之意,衛卒并不敢得罪對方。

這時,車内一個奶呼呼的聲音,搶在蒙恬前面先發問了,

“城門處,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百夫長悄悄撓了撓頭,言語間透着不敢置信的語氣,

“回二公子,小的方才打探了一番,是有人在相國挂在城門上的書上挑錯,鹹陽城的人聽了這事,才會全都湧到城門去圍觀的。”

李世民聽着不由心中一動。

呂不韋命門客編纂《呂氏春秋》懸挂于鹹陽城門,并許諾有人如能增損一字的,賜予千金厚禮。

可秦國四海之内,又有哪個博學之士敢為了千金,而得罪一手遮天的相國?自然是沒有的。

隻要一日無人敢上前挑錯,在世人眼中,相國就一日比秦王更值得敬畏。

可見呂不韋此舉,一來是向世人炫耀權勢,二來,更是為了震懾即将行冠的秦王。

身居高位而不知自謙,輔佐幼主而狂妄自大,換成誰來當這個秦王恐怕都忍不了。

他非常想知道,究竟是誰敢這麼大膽,公然跟呂不韋唱反調?

蒙恬聽完,立刻興奮得騰出一隻手用力拍了拍車廂邊緣,

“好哇,此人真勇士也!”

他并不擔心呂不韋會趕走這挑錯的人,衆目睽睽之下,堂堂相邦如果公然出爾反爾,他這名聲以後也不用再要了。

他立刻低下頭,滿眼希翼地看向李世民,

“反正暫時也出不了城,二公子可想去看看熱鬧?”

他一個武将上卿之後的身份,自然不能去城門挑錯,可這不代表他不想看旁人打呂不韋的臉。

李世民眨了眨這雙澄淨明亮的眼睛,

“當然想去,可我們還擠得進去嗎?”

蒙恬咧開嘴笑了,

“我有王上賜的傳符,讓相國的私兵行個方便還是可以的。”

李世民伸出小手擊了擊他的手掌,

“好,我們去看熱鬧!”

...

呂不韋的心腹門客拿着傳符,急忙親自來到馬車前恭聲拜道,

“不知二公子今日要出城,是小人怠慢了,小人這就讓人驅散庶民為您開道...”

李世民急忙讓蒙恬打開車窗,一把扯開簾子露出張軟糯可愛的小圓臉,

“不了不了,反正我也不急,我們先去看看熱鬧!”

門客目光閃爍了一下,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還真以為相國誇大了二公子的聰慧...

李世民探頭看向前方烏泱泱的人群,擔心會驚馬傷及無辜的百姓,就執意讓蒙恬抱着他下車了。

在私兵的開路下,他們來到了隊伍的最前方。

一名須發皆白、身形高大的布衣老者,正指着巨大的竹簡侃侃而談,

“這處,分明是鸠占了鷹的巢穴下蛋,又豈能說‘鷹化為鸠’?謬誤也。”

他繼續看了看,用手中竹杖指向另一處,聲音洪亮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