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想着帶女兒一起去,可景萱拒絕了她。
“母親,你跟大嫂一起去便好,女兒還想多練一練。”
“也虧得是個丫頭,若是個小子,可真是不得了,文武全才。”
陳氏這話一出,沈初一笑。
其實若是真的說起讀書的天分,這個女兒并不遜色于她的兄長們。
“你既然不想去,那就算了,左右你年歲還小,去練吧。”
“大嫂,我也不去,宮裡規矩太多。”
最後,坐上馬車的是沈初跟安興。
立冬宴會,皇後舉辦的很隆重,客人不少,沒到時辰,自然也沒開席,大家到了之後,多是在宴會廳附近走動。
譽王妃也在其中,宋雯也帶着兩位側妃來參加,大家談論最多的還是前幾日王府得子的喜事。
雖是一位夫人誕下的,可那位夫人因為難産的緣故,誕下孩子不到兩個時辰便去了。
這孩子是王府裡第一個小公子,也是皇上的皇長孫。
還有個内情,大家還不知道,那便是,這孩子眼下的養母難尋,皇長孫到底身份特殊,宋雯本人不太願意撫養這個孩子。
宋家那邊也是支持她的。
她借口自己身子不适,無法将養,除了她,便是劉側妃。
皇後趁機留下自己的外甥女,還想勸勸她,她私心裡也沒那麼想讓宋雯養這個孩子。
“你當真不想撫養這個孩子?”
劉側妃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這孩子是皇長孫,是皇後的親孫子,可他生母娘家式微,親娘去了,他還在尚在襁褓,肯定要人養着。
“還是讓王妃姐姐養着吧,娘娘您别聽她說什麼身子不爽,都是騙人的。”
“你要知道,多個孩子,日後也是多一重依靠,本宮私心裡還是想你來養着最好,一個沒有親娘的兒子,你養着,也沒顧忌。“
“若是不孝不聽話,下人們照顧着,也礙不到你什麼,于情于理,他長大都是會感念你的。"
"娘娘,這不是親生的,妾身就不願意養,又養不熟,我母親之前又不是沒撫養過,可家還不是時時惦記着親娘,妾身不養。“
劉側妃還是堅持拒絕,她相信自己遲早會有自己的孩子。
雖說母以子貴,可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你這孩子,聽姨母跟你說,宮裡的事情跟外面可不一樣。”
“妾身真不想。”
“若是你還堅持,那就隻能給王側妃,她這一下可是兒女雙全。”
皇後起身看着外甥女,有些恨鐵不成鋼。
私心裡,她更喜歡侄女,到底是自己看着長大的,也識大體,沒有這個驕縱任性,可沒了王妃的位置,婆家不願意讓侄女當妾。
她是皇後沒錯,可上首還有帝王。
“母後不如親自把這孩子抱在宮裡養着,左右也是下人們照顧。”
“胡說八道。”
皇後臉色瞬間一變。
“如果本宮把他養在宮裡,日後陛下經常能見到他,你想,陛下是不是會更喜歡他一些,而且他本就是皇長孫,又養在宮裡,日後你讓那些朝臣們怎麼看,等他得了名師教導,你若是有了孩子,不會覺得你的孩子可以蓋過他吧。”
“眼下要你養着,也不用你親自帶,都是下人們照顧。”
皇後語氣軟了一些。
如果是王韻亦或者是眼下劉側妃生的皇長孫,那皇後還是挺願意找個借口把孫子抱在身邊教養。
說到底,二人都是依附于她,且她們都有家世。
眼下這孩子,說到底也就是占了一個長的名頭,她沒那麼想養。
按着身份考量,王府裡,也就王妃跟兩位側妃有資格養這個孩子。
宋雯忌諱這個孩子,若是被嫡母教養長大,對這孩子身份上還會加成,誰都想養自己親生的。
皇後也愁,這不是什麼大事,可無論何種緣由,她是要安頓好這個孩子的。
不然若是皇帝日後問起來,說不準還會對她有意見,說到底,這孩子也是皇孫。
“本宮再問你一遍,你可想好了?”
“臣妾真的不願意,不行給王韻養吧,左右她也生養,還更會照顧,臣妾還是想自己生養,好好教養自己的孩子。”
“殿下素日裡對臣妾挺好的,臣妾遲早會有自己的孩子。”
劉側妃說到這裡,更是言之鑿鑿。
“那好,日後你可别後悔。”
”不後悔。“
等宴會開始後,屋外寒風陣陣,屋内确是溫暖如春,皇帝跟皇後坐在上首,時不時說幾句,夫妻看起來很是和樂。
“陛下已經給孩子賜名,臣妾想給這孩子找個養母,想來想去還是王側妃更合适一些。”
皇後這話一出,皇帝看了她一眼,有些意外,本來以為皇後會考量劉側妃多一些。
“王側妃已經生養,臣妾看她還挺會照顧孩子的,日後臣妾也會多派幾個經驗老道的嬷嬷在身邊幫着一起。”
皇帝的餘光看向不遠處的王韻,她端坐着,打扮得體,氣度從容,看着倒也順眼。
她雖有個不怎麼成器的父親,可到底是永安侯府的姑娘,養這孩子也沒什麼不好,身份上也合适。
“也好,那就照皇後你的意思辦。”
“多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