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下夫婦在東京工作,森下凜櫻之前是随父母一起在東京生活,國二那一年轉學到了宮城,此後都是跟外婆一起住。
父母工作忙碌,隻有在新年才會回來呆上幾天。
以前暑假的時候就把她往宮城縣丢,自從她轉到宮城後,連這個步驟都省略了。
兩個大人實在是太忙了,從森下凜櫻六歲可以自理之後,他們就沒怎麼參與到她的成長裡。
明明家裡住着三個人,但她總是一個人洗菜,做飯,吃飯,收拾衛生,寫作業,生活蒼白枯燥到像一張白紙。或許這也是表哥兼玩伴的鳳長太郎對她多有照顧的原因——出于憐惜。
森下凜櫻知道父母的人生屬于自己,媽媽/爸爸隻是他們其中一個角色而已,所以即使他們從小就鮮有時間陪伴她,森下凜櫻也依然相信他們是愛她和哥哥的。
和父母住在一起時偶爾還有一起吃晚飯的時間,現在相隔兩地,一年才隻有幾天會見面。雖然乘坐新幹線隻有一個半小時小時的車程,但他們一個甯願把時間花在實驗室,一個甯願花在案子上。
媽媽是個女強人,在東京也是鼎鼎有名的律師,做什麼都力求最好,現在對女兒明明有着很好的成績,但沒去白鳥澤而是選擇了烏野這件事頗為不滿。
“凜櫻,媽媽以為你會是個乖孩子。”媽媽的聲音從電話那一頭傳來,“沒想到你和哥哥一樣任性。你的成績明明可以去更好的學校的,為什麼會選烏野?”
“白鳥澤可以算是宮城最好的學校了吧?我實在想不通你不選的理由。”
“我不想去。”森下凜櫻低頭,腳尖碾着地面,聲音悶悶的,“白鳥澤是寄宿制,媽媽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我去白鳥澤,那不如一開始就在冰帝升學,何必來宮城呢?”
她從東京轉學到宮城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媽媽放心不下年邁的外婆獨自一人居住。
外公很早就去世了,媽媽是外婆獨自一人撫養長大的。女兒在東京紮穩腳跟,成家立業之後,老人不肯麻煩她,選擇自己一個人住在鄉下。之前是森下凜櫻的哥哥森下瞬和外婆一起住,後來哥哥去國外讀大學了,媽媽又開始擔心,于是森下凜櫻就提議自己到宮城這邊念書,陪伴老人。
媽媽:“别拿外婆當借口,如果事關你的未來,她才不會介意。”
“這不是借口,這是原因,如果媽媽不相信的話就算了。”森下凜櫻緊抿着嘴唇,難得有了脾氣,“我就是想來,沒什麼理由。”
反正都已經報道了,媽媽就算再有人脈也不能拿她怎麼樣。
電話那頭的聲音停了一瞬,森下凜櫻聽到了深呼吸的聲音。
“你哥哥為了打排球去的烏野,你倒好,連個理由都給不出來。”媽媽似乎還在生氣。
說完後,她又緊接着問:“算了,現在追究這些也沒什麼意義……新學校怎麼樣?還習慣嗎?”
“嗯……也就那樣吧。”
森下凜櫻垂着眸子,聲音淡淡,聽不出情緒:“沒什麼熟悉的同學,但是學長學姐人都很好。”
“除此之外呢?有沒有參加社團什麼的?”
“有的,新聞社,剛剛開完會。”
在她身後,山口忠對月島螢豎起了大拇指,月島螢則是有些無奈地避開了好友贊許的目光。
“自己選的?”
“……不是,學姐邀請的,就加入了。”森下凜櫻如實回答。
電話裡沉默半晌,她聽到歎氣的聲音。
媽媽用一種“果然如此”的語氣說:“我就知道。”
森下凜櫻:“……”
她腳尖用力,把小石頭提到了路邊,拿着手機不說話。
“既然你已經報道了,媽媽也不會強制讓你轉學。”手機裡媽媽的情緒似乎已經平複了。她說:“白鳥澤也好,烏野也好,我會尊重你的選擇。”
“凜櫻,媽媽隻希望你不會後悔。”
“我不會的。”森下凜櫻回答得很堅定。
像是為了肯定,她語氣鄭重地重複了一遍:“我不會後悔的,媽媽。”
“嗯?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你這種口吻。”媽媽有些意外。
之後這個話題就被揭過了。
媽媽又囑咐了她許多,諸如好好學習,多多照看外婆之類的話,最後挂電話時還小聲抱怨:“你們兄妹兩個都這麼倔,也不知道随了誰。”
森下凜櫻沒有接這句話。
媽媽說這句話也沒想要她的回答,交代完了後,留下一句“我繼續忙了”然後挂斷電話。
森下凜櫻聽着手機裡傳來的忙音,終于松了一口氣。
收好手機,森下凜櫻悶悶不樂地繼續回家。
電話結束後,她的注意力才從「和媽媽講電話」這件事中解脫出來,結果剛走兩步就發現地面上有兩道影子跟在自己身後。
注意到這點之後,森下凜櫻停了一下腳步,沒想到身後的兩道影子也停了下來。以為是意外,她又走了幾步停下,發現影子始終跟随着她的動作。
如此往複幾次後,森下凜櫻确定了身後的那兩道影子确實在跟着自己。
一瞬間,不好的回憶湧入大腦,森下凜櫻身體不由地僵硬了起來。
恐懼一下就在衆多情緒裡占據了上風,心跳也不由自主地變快了許多。她故作鎮定地握緊了拳頭,打算看看跟在自己身後的是什麼人——如果是陌生人的話,得跑;如果那個學長的話……得跑得更快一點才行。
森下凜櫻屏住呼吸,做好了随時跑起來的準備,卻不想在回頭之後看見的不是陌生人,也不是之前死纏着她的那個學長,而是笑着沖她招手的山口忠,還有——
“月島同學?”
見身後的人是他們,高高懸起的心終于落到了地面上,森下凜櫻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月島螢神色冷淡,不像是會接話的樣子,于是她看向山口忠。
“山口同學,你們怎麼……?”
“見你在打電話,怕和你打招呼會吓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