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欣然應允。
扶蘇見狀暗下決心,往後得多勸父親,不能讓他仗着年輕就任意揮霍身體。
這個冬天在扶蘇努力讓父親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悄然過去,無論是秦國還是東方六國,都沒有發生什麼大事。
開春後,秦國開始醞釀下一場戰役,扶蘇因長伴父親身邊,已經提前知道了秦國今年的主要戰略目标——滅韓。
三晉在秦國出函谷關的必經之路上,這些年被秦國揍了不止一次,而作為三晉中最弱的韓國,被秦國按在地上摩擦這件事,它已經十分熟練了。
不過即便如此,滅國對于韓國人,尤其是王族和貴族來說,仍然會是個很大的打擊。
扶蘇并不打算摻和打仗這件事,秦國的将軍們哪個不比他有領兵的經驗,他就不去魯班門前耍大刀了。
但戰後安排、消化打下來的新土地、管理百姓這些事,扶蘇打算多摻和摻和。
秦統一六國後,六國人心如何歸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就這個問題,在扶蘇的上一世,嬴政想了不少辦法,但始終沒能完全解決,在始皇帝駕崩後,在胡亥不做人的統治下,六國遺民們紛紛掀起反秦的大旗,試圖再度複立六國。
扶蘇認真總結了上輩子的經驗,他認為普通的黔首沒有複立六國的理由,頭頂上是誰,他們還不是照樣過自己的日子。
他們能看到的隻有自己的日子和自己的家人,隻要讓他們能過下去日子,他們才不會主動為别人拼命。
哪怕是秦趙有宿仇,等個幾代人,隻要黔首過上穩當的日子,誰也不會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所以,扶蘇認為,隻要讓黔首感受到日子有奔頭,慢慢過上好日子後,誰還能蠱惑他們造反?
各國的王公貴族才是積極複國的那批人,地方豪強也需要警惕,這些人雖是少數,卻是最能攪動風雲的。
必須得解決他們,才能徹底消除将來六國造反的禍患。
當扶蘇用修飾過的語言将這番話說出來後,嬴政的重臣小會議上,衆人再一次因為扶蘇呆住了。
大公子……你才七歲,怎麼跟武安君在世似的?你們老嬴家跟他們老白家也沒聯過姻呐,你從哪裡遺傳來的?
他們的震驚太過明顯,嬴政與扶蘇沒辦法看不懂其中隐藏的含義。
扶蘇一臉黑線地解釋:“解決的意思是,讓他們不再有複國的念頭,而不是将六國的王族和貴族、官員全部殺光。”
重臣們:“……”
啊……如釋重負的朝臣們忽然又有點小失落,殺降的名聲固然不好,但确實能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嬴政不悅地冷哼一聲,當然不是對着扶蘇,是沖這些忽然腦子掉線的重臣們。
就算将來真的要殺光六國權貴之人,這個提議也不能出自秦國的大公子之口。
渾然不知大王心内想法的重臣們正打算就扶蘇的建議提出自己的意見,忽然覺得背後有點發冷。
衆人不約而同地一激靈,都有些摸不着頭腦,此時已是暮春,天氣暖和了起來,不該覺得冷啊。因大家都在忙着開會,便隻當是錯覺略過去了。
小型會議結束後,扶蘇整理好手頭的筆記,一擡頭就見父親高深莫測地瞧着自己。
扶蘇疑惑道:“阿父?”
嬴政若有所思道:“就由你來負責,寡人覺得甚好。”
這話頗有些沒頭沒尾,扶蘇下意識道:“阿父,以後就由我負責做記錄嗎?”
嬴政瞧了瞧扶蘇手中的紙張,道:“你做記錄的方式不錯,讓他們随你學學。但,寡人所說,是另一樁事。”
另一樁事?今天還有什麼别的事?
“啊……”扶蘇眨眨眼睛,不确定道,“阿父,是讓我負責戰後之事?”
嬴政認可地點頭:“寡人會下旨。”
旨意一下,便是王命,往後隻要是有關戰後的一切問題,秦朝諸臣就必須得來請示扶蘇了。
這的确很合扶蘇的心意,但他卻沒有第一時間謝恩,而是道:“阿父,這樣要緊的決定,不需要同丞相他們商議嗎?”
“丞相就能評判寡人的大公子了?”嬴政挑了挑眉,他擡手将扶蘇拉到自己身邊,問道,“扶蘇,你不敢嗎?”
扶蘇搖了搖頭,道:“有阿父在,我沒有什麼不敢的。”
嬴政滿意地笑道:“既敢,便去做。”
扶蘇端正地行禮:“謹遵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