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寒冬的氣息越發冷冽。荀彧終于抵達丹陽,他剛一接過郡丞之職,便一頭紮進堆積如山的公務裡,忙得不可開交。
先摸清家底,查賬本、清點士兵人數,錢糧、兵馬,這些都是關乎郡中安穩的大事,他不敢有絲毫懈怠。
随後,他将鹽礦、鐵匠鋪、糧倉全都換成信得過的人,嚴令衆人奉公守法。郡中錢糧,一切由郡主定奪,旁人不得僭越。私吞财物者,定斬不饒。
就這樣,荀彧在忙碌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間,歲旦悄然來臨。郡中張燈結彩,洋溢喜慶。
往年新年,荀彧不是主持家祭、訓誡子弟、參加士族宴聚,就是閉門省身、整理典籍。本以為今年會在公務中度過,沒想到迎來了不一樣的轉折。
荀彧抱着公文匣走下馬車時,一襲淡青袍服被微風卷起漣漪,他左手攬着幾支新折的紫苑花,花枝上猶沾露水。
他擡頭一瞥,正瞧見郭嘉斜倚在郡府門前的青石階上。
王鏡一身朱紅冬衣立在階下,郭嘉的指尖松松勾着她半截雲紋廣袖,見她蹙眉要抽手,反倒笑吟吟地扯得更緊些。
“文若!”郭嘉瞥見荀彧的身影,揚手便招呼,“主公要和我一道去街上遊逛,不如一起湊個熱鬧?”
王鏡聞言也笑:“文若總埋在公文堆裡,今日難得休沐,同去逛逛?”
荀彧看着郭嘉和王鏡滿臉期待的模樣,實在不忍拒絕,稍作猶豫便點頭答應下來。
他将公文匣遞給門房時,郭嘉已扯着他袖口往巷口走。
三人并肩走出宅邸,剛踏上青石闆街,便被卷入鼎沸人潮。丹陽街道上的場景雖不如京洛繁華,但也熱鬧非凡。
“讓讓!西市胡商獻的瑞獸角抵要開場了!”
幾個總角小兒舉着冒煙的竹節竄過,爆竹在他們腳邊炸開白煙,直撞上王鏡膝頭。
“主公當心!”荀彧話音未落,郭嘉就拎着小孩後領提起來,順手往他嘴裡塞了塊饴糖:“小郎君,爆竹該往空處扔。”
他轉頭朝荀彧挑眉,王鏡在一旁笑得前仰後合。
街角忽響起羯鼓,小兒将身一扭,從他胯下逃走了。緊接着,披五彩羽衣的百戲藝人翻着筋鬥撞過來。披熊皮的俳優踩着高跷抛接火把,火星四濺。
他們轉過圍得水洩不通的社稷壇,又見街邊市集,攤販有賣桃木、椒柏、五辛菜的,還有賣膠牙饧等甜食的。
郭嘉像個好奇的孩童,這兒瞅瞅、那兒看看,時不時停下腳步對新奇玩意兒評頭論足一番。
王鏡饒有興緻地聽着郭嘉的妙語連珠,偶爾被逗得開懷大笑。
荀彧雖依舊保持着一貫的沉穩,可在這樣熱鬧的氛圍裡,臉上也不自覺地浮現出一絲輕松的笑意 。
暮色漸濃時,酒肆燈籠染紅了半條街。他們擠進其中一家,登上二樓包間。
荀彧扶着欄杆看樓下人流如織,郭嘉拎着半空的酒壺倚在雕花柱旁。
“文若你看那盞走馬燈!像不像牛耕圖?”王鏡忽然指着對街商鋪。紗糊的燈罩上,彩漆繪的耕牛正被火焰烘得轉圈。
郭嘉嗤笑一聲:“什麼牛耕圖,分明是文若批閱公文的勤勉模樣。”
“勿欺文若。”王鏡伸手拽了下郭嘉腰間縧帶,一副主持公道的善人模樣。
荀彧笑着低頭抿酒,郭嘉早已耳根通紅。
王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攏了攏耳邊碎發,繼續探身去看樓下,那傀儡戲正唱到高祖斬白蛇,咿咿呀呀。
暮色四合,三人慢悠悠地回到府中。楊夫人早已等候多時,衆人依次落座,吃起年夜飯。
這是王鏡在東漢度過的第二個年夜。
比起去歲的光景,這一年,她身邊多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她忽然舉盞:“敬初平二年!”
四隻陶盞相碰,言笑晏晏,長樂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