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郡主娘娘點土成金啊!”
陳伯突然朝着官道方向重重叩首,他喊道,“昨日郡主親自下地耕作,今兒個土裡就長仙果!”
“這可不就是神賜的作物嘛!這生長速度,除了神仙,誰能做到?”
“這是老天爺給郡主,給整個丹陽郡的福報啊!”
衆人歡呼,聲浪陣陣。
“這一畝的産量,怕是得有千斤呐!”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估算着,聲音都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衆人滿心激動,手腳麻利地開始收割這些神奇作物。在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後,産量統計結果新鮮出爐,當算出平均畝産竟真的高達千斤時,在場農人驚得合不攏嘴,手中算盤珠子噼裡啪啦的聲響都戛然而止,臉上滿是震撼與難以置信。
這在以往簡直是天方夜譚,如今卻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了眼前。“這,這可真是前所未有的事兒啊!得趕緊報上去,讓上頭知道這大喜事!”
一位年輕力壯的小夥被推選出來,他一路快馬加鞭,奔向農官處,将情況一五一十地禀報。農官反複确認,捧着畝産簿冊的手抖如篩糠,“一夜之間……畝産足足兩千七百斤……兩千七百斤啊!這等奇事,必須速速上報!”
農官不敢耽擱,迅速禀報郡丞荀彧。荀彧正伏案處理公務,接過報表掃了一眼,原本沉穩的面容瞬間變了神色,修長手指不自覺攥緊紙張,喃喃道:“畝産千斤?當真如此?”
他又逐字逐句地仔細查看,确認無誤後,深知此事重大,立刻起身前往郡主府。
而另一邊,王鏡一直在等待這個消息層層遞上來。她心中有數,這新作物帶來的震撼即将在郡中乃至天下掀起波瀾。
荀彧進門後來不及行禮,旋即雙手呈上報表,激動道:“主公,大喜啊!南郊農田新作物一夜成熟,畝産千斤,實乃祥瑞之兆!此乃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百姓自發獻給主公的貢品已經在門外堆成兩座小山……”
“甚好啊。”
荀彧察覺王鏡臉上竟毫無驚訝之色。
“主公,如此驚天喜訊,您為何……”
王鏡看着他,微微一笑,緩緩道出内情。
“此非人間之物,乃神農賜我的仙種,命我播撒九州,安定天下。”
“原來是主公的功勞……當真是不世之功,天佑郡主……此事影響深遠,須得上報朝廷才好……”荀彧恍然大悟,有撥雲見日之感。
王鏡拍了拍他的肩,“既然如此,你便撰寫奏章,向朝廷禀明此事,隻稱為天降祥瑞即可。我這就出去主持大局,這後續的農事安排還需好好謀劃。”
荀彧深深看了她一眼,眼中滿是虔敬:“彧定辦好此事,恭送主公——”
……
王鏡召集衆人,當衆宣布新作物的由來,并親自賜名。
“此乃神賜作物,庇佑蒼生。大者表皮泛紅,能讓百姓日子紅火,喚作‘紅薯’;小者紮根土地,樸實養人,名為‘土豆’。頭一回種植,蒙老天爺開恩,一夜長成可飽腹,往後再種,需數月才成熟。”
種馬鈴薯得把它切成小塊,每塊帶芽眼,種進整好的土裡,注意行距和株距,太密太疏都不行。紅薯可用薯藤扡插,入土部分要埋穩。
從翻耕土地、控制播種間距、日常養護,到食用方法都有學問,她整理成冊,命農官将信息傳達下去。
農人們幹勁十足,紛紛準備按照郡主教導的方法,種下土豆和紅薯,期待來年豐收。
之後,王鏡命人将收獲的土豆和紅薯分成兩份,一份精挑細選作為嘉禾送往祭祀壇,感恩上天恩賜;另一份則發給城中流民百姓。
百姓們接過這些新奇食物,好奇又期待。頭發花白的老者雙手顫抖,接過土豆輕撫,渾濁雙眼泛起淚光:“活了大半輩子,頭一回見這稀罕物,多虧郡主帶來福澤。以後有了這東西,再也不怕鬧饑荒。”
有人忍不住咬了口生紅薯,“咔嚓”一聲,甘甜汁水散開,旁人見狀也紛紛品嘗。“甜,太甜啦!”贊歎聲此起彼伏。孩子們拿着土豆比大小,嬉笑奔跑。
一位年輕母親切塊生火烤馬鈴薯,不一會兒香氣四溢,衆人圍過去,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滿臉滿足。
丹陽百姓對王鏡感激萬分。街頭巷尾,都是人們對她功績的讨論,家家戶戶将她的畫像挂在堂前,每日虔誠上香祈福。甚至有人提議給郡主立生祠。
王鏡毅然拒絕,勸百姓把錢留着購置種子和農具,投入農事。她一心隻想讓神賜作物遍布天下,讓普天下百姓都能飽腹,再無饑餓之憂。
百姓聽聞,無不動容。一位老秀才滿含熱淚,拱手稱贊:“郡主心懷蒼生,義薄雲天,這般胸襟,古今罕見。”
神種豐收的消息如呼嘯勁風,瞬間席卷整個丹陽郡,又借往來商隊、旅人之力,飛速傳遍天下……
【叮——成功獲得信仰值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