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您不在的這段時日,孫家的舊部都被袁術找借口吞掉了。如今,我們能調動的兵力大不如前,實力也遠不及往昔。”
孫堅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拳頭不自覺地握緊,恨恨道:“袁術這匹夫,竟如此欺人太甚!我孫堅對他多有幫扶,他卻在我生死未蔔之時落井下石!”
孫策忙安撫道:“父親,您先别氣壞了身子。咱們如今雖然勢弱,但隻要人還在,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孫堅長歎一聲,臉上滿是落寞和無奈。
他緩緩擡起手拍了拍孫策的手背,苦笑着開口:“伯符,為父的腿殘廢了,以後怕是再也無法像從前那般馳騁沙場,沖鋒陷陣。孫家的重擔,如今就要落到你的肩上了。”
“父親……您的腿……”
孫策把話咽了回去,反握住父親的手,堅定道:“父親,您放心!有我在,孫家絕不會倒下!我定會拼盡全力,守護好咱們孫家的基業,重振孫家的威名……”
孫堅道:“伯符,如今咱們孫家處境艱難,擺在眼前有兩條路。其一,投靠袁術,暫且蟄伏。袁術勢力龐大,我們能借他之力,伺機報仇雪恨,慢慢壯大自身。
可那袁術心胸狹隘、為人奸詐,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向來忌憚咱們孫家,容不得咱們坐大,跟着他,處處得小心提防,稍有不慎,便會被他算計。”
他稍作停頓,深吸一口氣,接着道:“另一條路,便是歸順丹陽郡主。
這些時日,我在這丹陽養傷,親眼瞧見此地兵強馬壯,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繁榮景象。丹陽郡主手段了得,手握生殺大權,行事果敢有魄力。
她兩次救我性命,對咱們孫家有大恩,為人也是光明磊落,值得信賴。依我看,不如你主動向她提出效力,既能報救命之恩,也能為孫家尋得一處安穩的容身之所,以圖日後發展。”
孫策聽完父親的話,陷入沉思,“父親,讓我再想一想……”
孫堅點了點頭,内心暗自悲怆,若不是自己無力再撐起孫家,又怎會将這般艱難的抉擇與沉重的重任,壓在孫策肩頭。
伯符今年,也才十七歲。
……
次日清晨,孫策早早起身,重整衣冠,深吸一口氣,穩步朝着王鏡所在之處走去。
見到王鏡,孫策先恭敬地行了一禮,接下來的言辭懇切。
“郡主,昨日與父親長談許久,我深知您對我們孫家恩重如山。如今父親傷病在身,□□處艱難之際。父親和我都認為,丹陽兵強馬壯、民生富足,而您更是睿智果敢、心懷仁義,令人欽佩不已。”
“所以,我今日特來,是想代表孫家,懇請能在您麾下效力。還望郡主成全。”
王鏡迫不及待地點頭應允,旋即笑道:“孫公子既有此心,我自是歡迎。孫氏一門忠勇,能得你們相助,是丹陽之幸。”
“多謝主君接納。策今後必當盡心竭力,以報主君大恩。”
王鏡看着少年英姿的孫策,決定封他為校尉,負責訓練士兵、指揮一部軍隊。既可以發揮孫策的軍事才能,又考慮到孫氏初來乍到,暫不賦予過高權力,以保局勢穩定。
随後,王鏡又用商量的口吻道:“伯符,如今孫家局勢艱難,舒縣地處各方勢力交錯之地,貴府家眷留在那裡,恐多有不便。我已命人在丹陽城中備好宅邸,孫家上下可安心搬來居住,丹陽定會以貴賓之禮相待。”
稍作停頓,她又補充道:“再者,丹陽學風濃郁,城中有太平書院,聲名遠揚。孫家子弟若入學讀書,定能博采衆長、精進學問,将來必成大器。”這所謂的“照顧”與“求學”,實則有羁縻人質之意。
但眼下孫家勢弱,确實需要一個安穩的容身之所,王鏡這番安排雖暗藏深意,卻也給了孫家喘息之機。
孫策抱拳道:“主君思慮周全,一切皆聽主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