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一邊說着,一邊引領着諸葛玄一家朝府内走去。
一路上,荀彧耐心細緻地介紹着住處周邊的情況,還時不時關心諸葛玄一家路上是否安好。
諸葛玄本以為自己獻城投降後,會被立刻軟禁起來,過上失去自由的日子。可眼前荀彧的熱情接待,以及主公王鏡如此周到的安排,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這份與想象中截然不同的待遇,讓他原本懸着的心稍稍落了地。
安置妥當後不久,荀彧又帶來了一個讓諸葛玄驚喜萬分的消息——此時諸葛玄的侄子諸葛瑾正在丹陽學宮上學,荀彧已安排諸葛瑾前來相見。
聽聞此言,諸葛玄先是一怔,随即臉上浮現出驚喜的神情。他已經與侄子諸葛瑾許久未見,往昔的回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想當年,諸葛珪去世後,諸葛家便日漸沒落,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身為長子的諸葛瑾身上。
而自己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後,為了減輕諸葛瑾的負擔,便帶着諸葛亮和諸葛均前往豫章上任,讓諸葛瑾留下照看家裡和繼母。
後來兵禍四起,家鄉不得安甯,諸葛瑾被迫帶着家中剩餘的人和堂弟諸葛誕,一路輾轉南渡來到江東。
這期間,彼此音信難通,諸葛玄時常挂念着在外漂泊的侄子,卻也隻能暗自憂心。
如今,竟能在丹陽與侄子重逢,這份喜悅讓諸葛玄一時有些恍惚。
不一會兒,便聽到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隻見諸葛瑾腳步匆匆地走進花廳。
一見到諸葛玄,他眼眶瞬間紅了,淚水在眼眶裡打轉,疾步上前,激動地喊道:“叔父!”
諸葛玄看着眼前已經長大成人的侄子,心中滿是感慨,他伸出手拍了拍諸葛瑾的肩膀,聲音略帶顫抖地說:“瑾兒,可算見到你了。”
“瑾兒在丹陽過得可好,一切可還習慣?”
“叔父放心,我在丹陽學宮一切都好,學宮的先生們學識淵博,對我也多有教導,同學們也都十分友善。”
諸葛玄又問:“那你在丹陽生活,覺得此地如何?
諸葛瑾臉上露出微笑,語氣中滿是贊歎:“丹陽百姓安居樂業,安穩太平,街市繁華富庶,店鋪林立,往來商旅不絕,實乃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的諸葛亮和諸葛均按捺不住,齊聲喚道:“大哥!”
諸葛瑾笑着看向兩個弟弟,說道:“亮弟、均弟,許久不見,你們都長高了,也更懂事了。在豫章可還習慣?”
諸葛亮眨了眨眼睛,“大哥,豫章也不錯,隻是時常挂念你和家中之事。如今咱們一家人團聚,以後就好了。”
諸葛均也在一旁用力點頭,“是啊,大哥,我和二哥一直盼着能再見到你。”
諸葛瑾摸了摸他們的頭,聲音越發溫柔:“有你們這話,大哥就放心了。以後咱們一家人再也不分開。”
你一言我一語,好似永遠有說不完的話。
一家人終于得以團聚,這一刻,戰争與投降帶來的煩惱都被抛諸腦後,他們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之中 。
諸葛瑾少年人清亮的嗓音帶着哽咽,訴說着這些年的經曆與思念。
荀彧見此情景,不動聲色地退出花廳。
……
夜幕如墨,緩緩籠罩了丹陽城。忙碌一天的喧嚣漸漸沉寂,王鏡輕裝簡行,前往諸葛玄的住處。
諸葛玄帶着子侄早候在垂花門下,隻見車簾掀起處先飄出一縷沉水香,年輕的女侯扶着侍從的手踏下車轅,燈火映出她玉雕般的面容。膚白若瓷,眉眼明豔,眼中卻透着幾分淬煉出的淩厲。
諸葛玄一家連忙躬身行禮。
王鏡面帶和煦笑容,依次看向衆人,輕聲招呼:“不必多禮,今日特來探望諸位。”
諸葛玄言辭懇切:“承蒙昭甯侯親自到訪,玄感激不盡。”
諸葛瑾站在一旁,擡眼偷偷打量王鏡,一時緊張得不敢言語,隻能微微低頭,掩飾自己的局促。六歲的諸葛均躲在兄長們身後,唯獨十歲的諸葛亮仰頭望着王鏡,眸色明澈。
“還請君侯移步舍内。”諸葛玄欠身,右手前伸做出請的姿勢,王鏡微笑颔首,款步踏入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