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共有十九人,除了中城殺妻案的死者,其他死者多集中在紐約、舊金山這兩個超級大都市——這也不稀奇,畢竟大都市容納了美國更多的人口。
不過城市人口越龐雜,藏污納垢的地方就越多。美國境内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哥譚是其中的佼佼者,紐約也不遑多讓。
街頭火拼、販毒、走私,大量的違法活動不止催生出普通罪犯和超級罪犯,還有衆多死于非命的幫派分子和普通人。
各州警局的警力向來匮乏,十來個啞炮的死亡零星散落在衆多案卷中,根本不起眼。
巴裡浏覽着電腦上的信息,昏暗的辦公室内,屏幕散發出熒熒藍光,照亮了他皺緊的眉頭。
紐約警察辦案的敷衍,讓巴裡在搜尋案件的蛛絲馬迹時遭遇了很大的困難。
他無意對同行的工作态度指手劃腳,但對方出具給警局的死亡報告……這麼說吧,巴裡認為自己剛開始工作寫出的報告,都比電腦上展示的這十幾份報告要強。
煩惱地抓了抓頭發,他點開警察在犯罪現場收集到的證詞。
通過對比,巴裡發現美國魔法國會整理出來的受害人名單中,最早一個啞炮的死亡時間是兩周前。
——而伯特勞入境美國的時間是三周前。
巴裡閃現在辦公室另一頭的檔案櫃前,準确找出之前搜集到的關于伯特勞的信息,迅速地浏覽一遍,确認了記憶的無誤。
——兇手會是伯特勞嗎?
巴裡陷入沉思。
假設伯特勞真的是那個兇手,他為什麼會打着咨詢偵探的旗号,為警察認定的殺妻案“兇手”開脫?這完全說不通。
一定有什麼線索被他忽略了。巴裡又閃現到電腦面前,快速地浏覽了一遍被害人的個人信息。他需要親眼去犯罪現場看一看。雖說時間過去這麼久,找到新發現的可能性不大,但有神速力在,巴裡隻用花費三秒就能将這些人的住處搜查完畢。
記下這十幾個被害人的住址,他化作一道閃電消失在辦公室。
哈維爾吃完自己那份晚餐,又洗幹淨碗和盤子,擦着手走出廚房時擡眼看了一下鐘表。
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半了,而巴裡還沒有回來。
這兩天犯罪現場調查員一直早出晚歸的,要不是哈維爾知道巴裡在調查什麼,恐怕要再次擔憂起中城的治安了。
他坐回餐桌的椅子上,留給巴裡的那份食物被他施加了保溫咒,還冒着騰騰的熱氣,但是不知道公寓的另一個主人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享用這份美食。
哈維爾撐着下巴,難得感到無聊。
他向來是一個享受安靜的人,但此時卻覺得隻有他一個人的客廳,顯得太過空蕩了。真奇怪。他可是自己獨自在倫敦生活了好幾年,沒有别人的陪伴他也過得好好的,為什麼現在卻無法忍受了呢……
他遲疑着拿出手機,有心想發條短信問一問巴裡什麼時候回來,但是消息編寫完,他的拇指在發送按鍵上懸停了幾秒,還是選擇了把文字删除。
……算了,巴裡現在肯定在忙。
哈維爾歎了口氣,重新把手機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