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江邊,衆人凝視着宛如銅鏡的冰封江面,美麗而神秘。冰面下蘊藏的是曾經流動的滾滾江水,此刻被霸道的冰面禁锢,待到春花爛漫時,才能恢複其自由身。
望着白雪覆蓋的萬物,沈玉忽然想起了幾年前品鑒過的蘇轼的詩詞。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
北宋 ·蘇轼
門外山光馬亦驚,陛前屐齒我先行。
風花誤入長春苑,雲月長臨不夜城。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
更須攜被留僧榻,待聽摧檐瀉竹聲。
山光雪色與天地相融,馬兒似乎也被這美景所震撼,疾步輕嘶,也有了人的七情六欲。踏上石階,屐齒印迹清晰可見,詩人率先而行,感受着雪後初晴的清新與甯靜。
刹那間,沈玉發覺生活是美好的,以往都是獨自欣賞美景無人分享心中喜悅,而此刻,像是一家人的相鄰們聚在一起,暢聊一整晚後,相約此地,共同等待日升。
沈玉倍感舒适,這個小地方沒有想象中的那些雞毛蒜皮的鄰裡瑣事,而是放下各自的煩惱與苦悶,靜心感受大自然的美。
靜谧之餘,站在他身邊的李婉瑩的兒子李震突然開口,隻不過聲音偏小,隻有他們兩個人能聽到。
“哥哥,你……是最近才來我們村的嗎?那你還打算繼續留在這裡嗎?”
他腼腆的問起初來乍到的沈玉的身份。沈玉沒想到他能主動問,詫異地揚起下巴打量一眼,這小子與飯桌上的他判若兩人。
沈玉笑着回答說:“是啊,來的時間不長,我跟你金落哥哥是鄰居,以後——應該是長留的。”
小男孩聽後興奮不已,“那太好了!以後我還能見到你!”
“你這麼希望見到我啊?”
李震羞澀的垂下頭,小幅度的點點頭,“那會兒金落哥哥說你是江湖豪傑,我就默默記下了。現在終于有機會跟你聊天了。”他的眼中有着和沈玉一樣的堅毅,“我從小就立志習武,但是母親不願讓我接觸江湖。”
“哦?這些事情你應該從未對你母親提起過吧?”
他愣了一下,瞬間被問住了。擡手揉了揉被凍紅的鼻頭,深呼吸兩下,敞開心扉地繼續道:“我生病就是因為學習差,無論如何用功,都無濟于事。我太怕辜負母親的期望,母親攢錢助我讀私塾,時間一長,我心裡就别扭,導緻情緒和身體都不好,母親也……為我操碎了心。”
沈玉一邊聽着他傾訴,一邊用餘光瞟站在不遠處的孩子母親。
她裹着滿是補丁的棉衣,憂心仲仲的望着重病的兒子,心裡也跟着難受。她抛下家中瑣事,陪伴兒子,缫絲、織布。時間慢慢流逝,兒子的心情漸漸好轉,走出了陰霾。
沈玉靜靜地聽着小男孩的訴說,心也跟着揪起來,思索着如何幫助他。
片刻,他問道:“既然學習不好,無法走仕途。那你有别的特長嗎?有沒有想過别的出路?”
小男孩想了一會兒,然後興奮地說自己想當兵,做威風的大将軍。說罷,下意識去瞅母親,乖乖捂住嘴。
沈玉:“那你母親怎麼說?”
李震撅起嘴巴啧了一聲,“父親參軍之後再也沒回來,最後一次得到他的消息是稀薄的撫恤金。之後的大半年,母親不讓我在家中提起任何關于參軍的事宜。我知道母親不想再讓我冒險,但是——”
李震:“人人都不去前線,後方如何能安全?”
沈玉被其成熟的思想震撼,饒有興緻的點頭,“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抱負,實屬難得。哎,就因為你太孝順,所以你現在很痛苦。”
他向往着堅強的身軀和威嚴的形象,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保護家人和國家。
成為人人敬仰的大将軍可不是容易的事,更不是動動嘴皮子便可實現的。沈玉微笑着點點頭,強硬的寒風刮過臉頰,幾縷碎發從頭頂落了下來,倒是有幾分淩亂美。“那你要堅持夢想,有時候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就在不久後的将來。”
“嗯,我要向你學習,先練武術,再練謀略!!”
李震崇拜沈玉的勇氣和正義感,他雖不說卻打心底覺得沈玉是一個真正的俠士。
被他一通誇,沈玉白皙的臉上浮現一抹紅,趕緊擺手,“可别啊,我要是真那麼厲害,就不會想着歸隐山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