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頭一天,去小廚房幫忙的這些人就都回來了,她們接連做了好多天的巧果,回來的時候也沒空着手。
大廚房做出來的巧果味道還行,趙嬷嬷就讓大家夥都分一分,“回去也讨個彩頭。”
又說了小廚房留下的這些人辛苦,“我們也都聽說了,日日來咱們這裡吃飯的人,都要排老長一個隊。”
趙嬷嬷平日裡很少誇人,能從她嘴裡聽到這樣的話,胡娘子、辛嫂子都十分的高興。
“咱們也都是打下手,做什麼吃食還是聽月姐兒的。”
董婆子聽這些人誇林杏月,心裡稍微有些不得勁,從前小廚房做的這些吃食,都是她和趙嬷嬷來掌勺,也沒見她們這樣。
趙嬷嬷手藝不錯,要不是因為她不願意去大廚房,早就被李媽媽要了過去。
這麼想着,倒顯得她一個人手藝不好。
松姐兒在一旁神色也不大好看,要是以往,董婆子就會上前攔一攔,不讓她說出什麼難聽的話來。
這次她卻沒有伸手,想着挫一下林杏月的銳氣也好。
松姐兒果然不負她希望的開了口,不過她卻出乎董婆子的意料,沒有說林杏月如何如何,隻是埋怨那些好吃的沒有給她留。
“我可都聽說了,你們這幾天日日都做了新花樣了,我都沒有嘗過。”
說完,就一臉幽怨的看着林杏月。
董婆子恨鐵不成鋼,用手指點了點松姐兒的額頭,“說得這幾天虧了你似的,咱們在大廚房吃的也不賴。”
說話的時候,董婆子斜了一眼去看林杏月,把這幾天吃的就都說了出來,“什麼羊湯灌肺、羊骨面,一應都吃了。”
她想着,這麼說出來的話,留在小廚房的這些人應該羨慕不已,那可都是實打實的肉。
可除了認真聽她講話的小雲之外,胡娘子和辛嫂子都沒露出什麼羨慕的表情。
就好像,那些羊湯灌肺什麼的,都不是個稀罕的東西了。
董婆子氣結,幹脆扭過了臉不去看她們。
趙嬷嬷沒理會董婆子,說了讓林杏月回家休息一天,“左右七夕我們都在。”
林杏月沒客氣,這幾天一直在小廚房忙來忙去,她還真的打算好好的休息一下,馮大娘的筍子都挖回來不少,她們家的竈間都堆了好幾堆。
這些毛竹筍子可不都是馮大娘挖的,她就算是有了長進,那也不會一下子這麼能幹。
不過是吹了牛皮出去,說林杏月的手藝多好,要做了糟筍幹下酒。
園子裡的這幾個婆子都愛喝酒,以前馮大娘和她們沒少一塊兒喝,後來林杏月管着馮大娘,她才不敢吃太多。
幾個婆子一聽,都說要嘗嘗糟筍幹的味道,“咱們這邊還沒見有人賣過,你家月姐手藝好,做出來可要讓咱們嘗一嘗。”
馮大娘說完就去挖筍子,幾個婆子互相對視了一眼,再一想馮大娘最近這麼反常,老往園子裡跑,能讓她幹活這樣踴躍,指不定還真是能做出來好吃。
她們可是都見識了林杏月的手藝。
“咱們幫你一塊挖,到時候别忘了給咱們嘗一嘗味道。”元婆子帶頭說。
“左右咱們閑着也是閑着。”曹婆子附和,也拿起了鋤頭。
于是,挖出來的筍子就有這麼許多,這些婆子還幫着馮大娘送到了家裡,催着她盡快讓林杏月做出來。
“我都和她們吹了大話,說你手藝好才這樣,你不給我們做,她們背地裡都笑話我。”
馮大娘催林杏月做的時候,語氣裡還帶着幾分委屈。
林杏月倒是沒有再為難馮大娘,保證道:“今兒個正好有空,一會兒就來做。”
七夕這天,董婆子早早的就去了小廚房,想着今天林杏月休息,她怎麼也要趁着這個時候,大展拳腳,把她給比下去。
小廚房很快就升起了炊煙,董婆子指使着松姐兒把面團揉好,一會兒她要炸了馓子出來,做馓子羹。
胡娘子知道了,就說董婆子這是要把看家本領都拿出來了。
董婆子聽了一時就有些得意起來。
這馓子是用面粉做成條,再下鍋油炸制成,那湯底也是用了雞骨熬制成清湯,再放入筍絲、香蕈等一些時蔬,拿了綠豆粉進行勾芡,湯汁也就會變得濃香順滑。
起鍋之前,把掰碎的馓子放到碗裡,一勺湯羹澆下去,馓子和湯汁一下子就交融起來。
董婆子這樣做,為的是什麼,小廚房的幾個人都清清楚楚。
隻是沒想到,林杏月就讓她這樣的上心。
胡娘子和辛嫂子擠了擠眉眼,辛嫂子有些擔心,“你說會不會真把月姐兒比下去,畢竟她年紀尚小。”
胡娘子卻一點也不擔心,“要真是那樣的話,月姐兒之前就不會出頭了,你且等着便是。”
辛嫂子将信将疑,看着那馓子羹熬好之後,外面排隊的人越來越多,就和胡娘子一塊兒端着東西往外走。
打頭的依舊都是些老熟人,胡娘子和辛嫂子最近可是經常見他們。
“今兒個這是做的什麼?聞起來竟然香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