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玉姐兒,你還有咱們。”林杏月摸了摸玉姐兒的頭,“今兒個和我一塊兒去睡,晚上給你做好吃的。”
玉姐兒不想讓林杏月跟着擔心,強打着精神點了點頭。
張嬸娘擠出來笑,和林杏月說起來街上熱鬧的情況,“七夕後面就是中元節了,原先賣巧果和果實将軍的,就都換成了花瓜和麻谷雞冠花。”
中元節是大節日,比清明節還要熱鬧一些,街市上各種冥器也開始賣起來,還有小娘子頭上戴的茉莉,身上佩戴的艾草香囊的,也有走街串巷挑着賣穄飯的……
林杏月雙眼發亮,想着難得有休息的時候,怎麼也要出去逛一逛。
“我早上去吃西京豆腐的時候,怎麼就沒瞧見?”林杏月懊惱。
“哪裡有早上就開始賣這個的,這還不算熱鬧呢,等到了正日子,那才是熱鬧的很,街上的勾欄裡會唱鬼戲,還有鬼王噴火呢!僧人也會在街巷中誦經,城隍廟那邊打醮的時候是人挨着人。”
張嬸娘嘴上功夫厲害,說的林杏月更想過去看一看,就問張嬸娘還去不去。
“你們小娘子過去轉一轉就是,難得休息,也别在家裡呆着,我就不去了。”
張嬸娘說完,還給林杏月摸出來一把錢,“看到什麼想買的,也别吝啬。”
玉姐兒不想去,靠在張嬸娘身邊出神,林杏月隻好問了她想要什麼。
“我想吃個糖畫,要關羽的。”
林杏月點頭,“姐姐回頭就給你帶回來。”
林金蘭看見那一把錢,眼睛就亮了,“一會兒我要買個茉莉花,要特别香的那種,再買個荷包,我的這個都舊了。”
姐妹兩個去了最熱鬧的汴河兩岸,果然見來往的人多了起來,比先前的七夕還要熱鬧幾分。
她們兩個一路走一路逛,見食攤上已經有賣桂花酒和菊花茶的,想着她們府上的菊花雖然還沒有開,但是桂花已經開起來,老遠就能聞到香味。
勾欄裡的戲她們沒有去看,根本擠不到前面去,林金蘭腳上的鞋還不知道被誰給踩到了,氣的她當場就破口大罵起來。
好在人聲鼎沸,林金蘭的叫罵聲也沒有引來多少人圍觀,隻一個穿着破破爛爛的老丈人聽到了,讓林金蘭嘴上積點德。
眼看着林金蘭又要暴起,林杏月趕緊把她拉走,生怕林金蘭一會兒把那老丈人再打一頓。
“真是多管閑事!”走遠了,林金蘭還在罵罵咧咧,“我這雙鞋上面可是花了我半個月的月錢,平日裡都舍不得穿的。”
說着說着,林金蘭還委屈起來。
林杏月趕緊轉移話頭,指了前方官差搭的台子問林金蘭,“姐姐,這台子搭這麼高是做什麼?”
“不知道。”林金蘭仰着頭看了一會兒,也不知道是要做什麼。
旁邊一個大娘就熱心的開口給她們解釋,“這是官府施米用的台子,到時候搶了回家吃,可以保平安,小娘子到時候可以早點過來占個位置。”
兩個人這才知道,謝過了大娘,繼續轉下去。
晌午就是在街上吃的,兩個人沒要那專門給中元節準備的中元席,吃的是馉饳。
林金蘭還想要吃鵝鴨簽,可惜錢都被買了零零散散的小東西,别說鵝鴨簽了,就是連血羹也吃不起。
不過馉饳裡面的肉沫和鮮菜不少,面片也多,配着芫荽倒是吃的熱氣騰騰,兩個人眼見着天黑了,這才往回走。
林杏月回去還惦記着糟筍幹,先把筍子削皮,用冷水浸泡起來,做的時候就開始打哈欠。
實在瞌睡的不行,林杏月就讓林金蘭和馮大娘幫着做,她先去洗漱睡下,其他事情一概都丢到腦後,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
林金蘭和馮大娘為了糟筍幹那一口吃的,倒沒人躲懶,還互相監督着。
一個想做好了給掃地的那兩個粗使丫鬟吃,一個想着給園子裡一塊兒幹活好姐妹吃,兩個人一直幹到半夜,眼睛實在睜不動了才停下,互相攙扶着回了房。
林杏月早上起來一看,見筍子都已經削好了皮,還給放在冷水裡泡發好了,就直接撈出來放在一旁備用,覺得那娘兒兩個難得有這樣靠譜的時候。
這時候馮大娘她們還沒有醒,正好輪到林杏月倒夜香,她便早早出了門。
倒夜香的人通常來的都很早,各院的三等丫鬟會輪着過來倒,林杏月就碰到好幾個眼熟的丫鬟。
七夕過了,之前說好要放出去的幾個大丫鬟也都要有動靜了,隻要進了人,原來的三等丫鬟就能往上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