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當時的情景,自己已經五歲左右,已經有記憶了,兩位成年人硬要拉着他和這位小女娃一起拍照。
關于這名小女孩,他也是一知半解,但他聽兩人的聊天,知道她的名字——姜嶼。
自己的親媽張梅也隻在自己兒時的時候提過姜嶼,還是在他小時候,自己主動問起為什麼姜嶼妹妹再也沒有來家裡了。
當時張梅一句帶過,說于韻阿姨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放棄對自己小孩的撫養,以後姜嶼以後再也不會來家裡。
兒時的時候他隻知道這一段小故事。
再大一點的時候,聽見自己親媽和于阿姨聊天,盛存楊聽到了她們要以親媽張梅的名義暗地裡支助姜嶼。
當時他還很疑惑,于韻明明才是姜嶼的生母,為何還要以自己親媽的名義去支助。
後面又聽說姜嶼考上了美國賓大,親媽更是豪爽的為她付清學費。
再到後來,于阿姨很少來家裡做客了,這段成長的小插曲也被盛存楊自己以她們大人身不由己的原因解釋了過去。
工作了幾年以後,自己的親媽張梅在家裡偶爾提起過于阿姨,再加上成年後已涉社會的他也明白其中的緣由了。
手機開機的提示音響了,盛存楊移開視線,看向手機屏幕,手機顯示一條新的來信。
“媽,你們看。”盛存楊将信息頁面擺給她們看。
新的信息停留在姜嶼在咖啡店發送信息的時候。
這張手機卡是張梅為了支助姜嶼,特意用了自己的兒子盛存楊當時的手機号,後面所有的手續都使用了這張手機卡。
這張手機卡後來換了幾次手機,最後安在了這台手機裡面,盛存楊也很久不用了,剛打開手機收到了信息才想起這件事。
“你這孩子還是很自立自強的,她把大學間幫助她繳納的學費都按月還回來。”張梅眯眼看清了内容,認可的點了點頭。
于韻看了短信,不由感慨,自己的親生女兒這麼多年獨自一人生活,甚至跨過太平洋求學,她自己卻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多年沒有找過她。
她垂眸,微微哽咽,為了抑制内心的難受而咽口水,緩緩地說:“也不知道她現在還好不好,見了面她會不會接受我,會不會原諒我,我又怎麼敢見她。”
她沉重的歎了口氣,讓張梅霎時間啞語,張梅隻好摸了摸她的手安慰她。
“阿姨,下個月我會出差去紐約,順道去她的學校打問一下吧,你看怎麼樣。”盛存楊看着眼前可憐的女人,想着能幫忙做點什麼。
畢竟是自己親媽的密友,更何況他現在也有能力了。
于韻聽到了盛存楊的建議,眼睛都亮了亮,點頭緻謝:“楊楊,麻煩你了。”
兩人繼續翻看着相冊,一起有淚有笑,尋找照片裡的回憶。
用過晚膳,送走于韻,餘下兩人留在客廳。
“楊楊,既然你開了口,去紐約的時候别忘了打問一下小嶼的情況。”張梅拍了拍自己的兒子,讓他完成好這件事。
盛存楊點頭,轉身上了樓。
夜深之時,盛存楊在書房結束了存有時差的國際會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休息。
坐在床邊,想起自己對于阿姨的承諾,使他對那個不常用的手機提了興趣。
點開短信查看。
裡面是除了白天看見的第一條短信,還有姜嶼節日時對張梅的問候。
盛存楊劃開第一條短信。
【張阿姨,感謝這麼多年來你對我的支助,這個學期的學費我已經打到你的賬戶上,工作以後也會按月打款給你。姜嶼】
劃開第二條。
【張阿姨,中秋節快樂!祝你人月兩團圓!姜嶼】
劃開第三條。
【張阿姨,端午安康!姜嶼】
...
盛存楊一口氣将姜嶼的短信看個遍,短信真誠的問候與内容讓他對姜嶼好奇了起來。
幼時失去生母,少時失去父親,這樣的人,是如何有堅韌的意志,支撐她考入衆人羨慕的賓大的,還是說是她天賦異禀。
努力回想她的模樣,奈何浮現的也不過是姜嶼一兩歲時的娃娃樣。
姜嶼在腦海的記憶,早已模糊。
雖然盛存楊目前不知道姜嶼的現狀,卻還是不由的為她感到有幾分惋惜。
她不知道,太平洋以外的中國,于韻阿姨在牽挂她,自己的親媽張梅在想念着她。
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母為了自己而對她做了些什麼。
既然答應了于阿姨,下個月出差的時候,便抽空了解一下她的現狀。
盛存楊定下這個想法,關機入睡。
--
紐約,醫院。
天氣晴朗,溫度升了一些,雪依舊沒被融化,這樣的氣候倒是方便了姜嶼的出行。
姜嶼經過走廊來到一病房門前,她輕輕敲門後開門而入。
房内卻空無一人,她有些疑惑,将手裡拿着的一簇康乃馨放到床頭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