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個聲音中,鲸灰精準地辨認出了鲸歡的聲音。
放下吃到一半的巨大海參,它目光默默地看向了一旁礁石上的海藻帶子。
那條海藻是唯一和鲸歡有關系的東西,還是鲸歡逼它交換的禮物。
過去的五年,它已經習慣了被其他虎鲸排擠,習慣了孤獨,當鲸歡強行出現在它的生活中時,它很不習慣。
陌生的事物讓鲸灰恐慌,它不想和鲸歡有過多的接觸,多次升起把那條海藻丢掉的念頭,可是……
想到鲸歡難纏的模樣,鲸灰最終選擇将快要被海水帶走的海藻叼起,挂在了一株珊瑚上。
确保海藻不會丢,它這才低頭,繼續吃着對它并沒有什麼營養的海參。
一根海參下肚,鲸灰完全沒有吃飽。
海參隻是為了填一填肚子,接下來,它必須繼續尋找真正的食物,比如魚類或者頭足類。
因為長時間的營養不良,10歲的鲸灰将将長到了5米,比同齡的居留虎鲸還要小一圈。
如果說鲸歡是煤氣罐,那它就是細竹筒,感覺一陣浪打過來,能直接把它掀翻。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瘦小的身體,讓它的速度比起其他虎鲸都要快。
過早脫離媽媽和族群的保護,它能存活至今,是因為它在磨難中掌握了一項求生本領——搶獵物。
這次,它盯上了一群正在捕獵大烏賊的真海豚,準備去搶奪對方的獵物。
真海豚,體長在1.5~2.5米之間,身體呈流線型。
真海豚的外表十分特殊,身體兩側有黃色或淺灰色的沙漏狀或V狀斑紋,斑紋之上的背部是深灰色或黑色,斑紋之前的前半部分是黃褐色,後半部分是淺灰色。
這些小家夥個頭沒有鲸灰大,速度也比上它,搶它們的獵物對鲸灰來說,幾乎沒有壓力。
臨走前,它特意用尾巴勾起那條海藻帶子,悄無聲息地來到了真海豚的捕獵現場。
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它就搶走了好幾隻柔魚,并以極快的速度吃了下去。
多年的求生經驗告訴它,隻有吃下肚子裡的食物,才是最安全的。
“咔哒咔哒!”
真海豚憤怒至極,發出不可入耳的罵聲。
見強盜是海裡有名的獨行俠,十幾隻真海豚自然毫不畏懼,怒而奮起,準備在鲸灰身上留下點傷口,以洩心頭之恨。
鲸灰哪裡會傻等着,它護着尾巴上的海藻帶子,以最快的速度溜走了。
極速讓海藻帶子發出類似桀桀的笑聲,完全追不上鲸灰的真海豚們,感覺被一根海藻嘲笑了。
……
另一邊
鲸藍帶着家族成員,停在了一片長勢稀疏的低矮海藻叢上。
海藻長在凹凸不平的海底岩石上,岩石們彼此之間并沒有相連,中間都是白色的海砂。
在那些海砂下,海藻叢裡,藏着數隻短尾刺魟。
這些刺魟就是卡拉族群的食物了。
作為虎鲸家族的首領,鲸藍身負重任,負責尋找獵物的蹤迹,帶領成員捕獵,喂飽一大家子。
捕捉刺魟有很多方法,卡拉族群知道一種最省力的方法,不需要用尾巴打暈獵物,也不需要旋轉制造氣泡網圍堵獵物。
刺魟尾刺帶着毒,就算虎鲸皮厚,被紮了也要疼好久。
卡拉族群裡,能熟練捕捉刺魟的虎鲸隻有祖母和鲸藍,鲸歡它們這次隻能輔助兩位女士,防止那些刺魟偷偷溜走。
“咔咔”
聲音觸及到獵物反彈回來,依靠回聲系統,鲸藍發現了一隻刺魟的準确位置。
咔咔聲驚擾了那隻刺魟,它從沉砂中現出身影,仿佛一張巨大的毯子,慌亂地抖動着翅膀一樣的胸鳍,試圖逃走。
鲸藍迅速追上去,敏捷躲開尾刺,一口咬在刺魟的頭上,一個巧勁兒将刺魟翻了個跟頭。
露出白肚皮後,刺魟失去了行動力,隻能任由鲸藍一口将它咬死。
于此同時,祖母也捕到了一隻刺魟。
鲸藍:“嘤嘤。”露露,過來吃飯。
祖母:“嘤嘤。”歡歡,過來吃肉肉。
唯一沒有被叫到的鲸洋,任勞任怨地看守着其他獵物,防止它們逃走。
鲸歡飛快地遊到祖母身邊,親昵地蹭了蹭祖母的臉。
“嘤~”
祖母,貼貼~
祖母眼裡閃過一絲笑意,催促道:“嘤嘤。”快吃吧。
“嘤。”
嗯。
接着,鲸歡張嘴咬住那隻刺魟的一邊身子,和祖母兩頭用力,那隻刺魟就被硬生生撕成兩半,迸射出大片鮮血。
鮮血霎時被海水稀釋成粉紅色,緊接着消失得無影無蹤,暴露出粉白的嫩肉。
一鲸一半,鲸歡和祖母将獵物吃下了肚。
那隻短尾刺魟體型中等,體重将近200公斤,一半刺魟下肚,鲸歡不僅吃飽了,還有點撐。
但祖母它們比它胃口要大一些,加上鲸洋還沒吃,又捕獵了兩隻刺魟後,卡拉族群的所有成員都吃飽了。
吃飽喝足,就該玩耍了。
鲸歡被鲸洋看守,不能去找鲸灰,就隻能和姐姐、舅舅玩你追我趕。
海面上,兩大一小三隻虎鲸嬉鬧在一起,一會兒躍出水面,一會兒擠在一起嘤嘤叫着互蹭,好不快活。
這時,鲸洋發現了一隻海龜,它們有了新玩具。
大尾巴猛地抽在海龜的殼上,縮着全身的海龜,直接被送上了天。
“嘩啦~”
海龜破水而出,在空中留下一條晶瑩的抛物線。
沒等海龜落水,鲸露躍出海面,興奮地翹起尾巴,在海面上送了海龜一尾巴。
“啪!”
海龜朝着鲸歡而來,但此刻它很猶豫,并沒有用尾巴接,而是等海龜掉落在海裡後,它才遊過去,用腦袋把海龜頂起轉圈,送到了舅舅面前。
“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