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昌二十一年,四月初三,宜嫁娶。
上京城的春日,正是繁花盛開的好時候。
今天是大慶朝太子霍聞與平樂長公主之女安陽郡主大婚的日子,整個皇城仿佛都被喜慶的紅色籠罩着。
這場大婚不僅皇室關注,百姓們也都翹首以盼,所以整個上京城都沉浸在喜慶之中,鞭炮與樂聲不絕于耳。
平樂長公主府内,也同樣熱鬧着。
前幾日的納征,宮裡早早的将皇家的聘禮一一送進了長公主府,皇太子妃的冠服也被女官護送着送進了衛玖的閨房。
衛玖換上太子妃制服,在女官和侍女的擁簇下,頭戴七尾鳳冠,發簪九支金钗并大小玉珠,身着一身莊重又繁複的皇家朝服緩緩走進正堂裡,在香案前四拜而跪,低頭聽着女官宣讀冊封制書。
禮畢,衛玖雙手接過冊書交給一旁的丫鬟,又雙手接過代表太子妃身份的金印,也是從今日起,衛玖才算是正是被冊封為了太子妃。
納征之後,才到了今日的大婚。
宮裡早就派了一衆女官過來,雖說太後有意不想太子親事進行的順利,可有皇帝和平樂長公主這兩尊大佛盯着呢,便是她有心也找不到機會。
若是尋常人家,女官或許還會拿上幾分喬,畢竟就算是太子妃,剛進宮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呼風喚雨的。
可這位太子妃是衛玖,安陽郡主,那個平樂長公主的女兒,年輕的女官或許不清楚,可那些年長的女官,從前誰不知道平樂長公主是什麼脾氣秉性的人,敢惹惱了她,憑你是誰,都别想全身而退。
所以别說拿喬了,女官們反而安排時都一一請示了平樂長公主才敢吩咐下去,生怕哪裡做的出了纰漏,平樂長公主來個秋後算賬叫她們吃不了兜着走。
而衛玖這日天不亮就被叫醒了,其實應該起的更早些的,要祭拜祖宗,但前院武安侯那邊早就傳來消息,他說他如今就是衛家第一代,衛言昙與衛玖是第二代,沒有祖宗祭拜,還不如多睡一會兒來的實在。
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誰說都會被戳脊梁骨,除了武安侯。
誰人不知老武安侯當年要殺親兒子,虎毒還不食子,如今武安侯不認他們,也是活該。
所以一大早起來,衛玖隻同一家人吃了個早飯,往日嘻嘻哈哈的衛言昙今日難得噤了聲,隻顧着埋頭幹飯,父子倆一個德行,武安侯自然也是那樣,平樂長公主看了看,“今日阿玖大婚,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家辦的不是喜事呢。”
“阿玖啊,要不咱們不嫁了,阿爹養你一輩子。”平樂長公主不說還好,一說武安侯便控制不住情緒了。
“嗚嗚嗚,阿妹你走了,我可怎麼辦啊。”衛言昙也不吃飯了,滿心的難過。
平樂長公主眉毛直跳,趕緊拉着衛玖吃完了飯回了她的房裡,徒留父子倆大眼瞪小眼的難過着。
很快,平蘭長公主便帶着榮梓過來幫忙了,還有甯國公府的幾位舅母也都過來幫襯來了,連帶着府幾位姑娘。
看着房裡的姑娘們擠成一團,衛玖感慨道:“前些日子還說呢,等二姐姐成親那日我同阿娘一塊過去幫忙,如今我卻是比你快了一步,想來下個月添妝就不是随我阿娘去了,該是自己去了。”
何清洛不知想到了什麼,也有些傷感道:“嫁了人好難過啊,明明是自己的家,卻一下子成了客。”
平樂長公主笑着推開門,道:“小丫頭們倒是想的挺多,家就是家,爹娘在就是家,到了什麼時候都是不會變的。”
喜娘們跟着進來,姑娘們這才笑鬧着行禮離開了,給衛玖留了一個安靜的空間梳妝,畢竟,阿玖大婚,一輩子就這麼一次,誰都不希望有疏漏。
喜娘們給衛玖絞面上妝,又由平樂長公主親自替她梳頭,平樂長公主接過丫鬟遞來的梳子,一邊梳,一邊慢慢的說道:“一梳梳到底,舉案又齊眉。”
“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
“ 三梳梳到尾,多子又多福。”
平樂長公主微微一笑,眼中卻是早已泛起了淚花,她從丫鬟手中接過金钗,輕輕插在衛玖的發髻上。
随後又為她戴上鳳冠,七尾鳳冠上面鑲嵌着無數的寶石與珍珠,璀璨奪目,五行珍珠垂簾落下,分開了鏡中人與衛玖的視線。
随後平樂長公主被先一步攙扶着走了,衛玖坐在梳妝台前,借着鏡子看着這個她生活了沒多久的房間,其實她真正的閨房在雲州,那裡到處是她的痕迹,或許在雲州的話,這會兒她應該是更傷心的吧。
等到了吉時,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響起,衛玖被歸雲和碧雲攙扶着去拜别父母。
平樂長公主與武安侯坐在廳堂,等衛玖跪下磕頭辭别時,平樂長公主眼中含淚,武安侯也是早就忍不住了。
拜别後便由衛言昙背着衛玖出門了,平樂長公主在身後喊道:“阿玖,爹娘在,這裡就是家,别害怕,你就隻管往前走。”
衛玖雖然蓋着蓋頭,可眼淚到底是憋不住了,順着臉流下來落入衛言昙身上,眼淚在衣服上消失,隻留下一點淺淡的痕迹。
衛言昙聲音沉悶道:“阿妹,家就是家,永遠都不會變的。”
霍聞那邊自然也是一番忙碌,他身邊站着一衆皇室子弟,皆是來為這場婚禮助陣的,霍聞身着朱色太子禮服,腰間玉圭随着坐騎的步伐撞出清響,他身後,轎夫擡着十二台鳳轎穩穩跟着,錦衣衛儀仗分列兩旁。
一衆隊伍穩穩落在平蘭長公主府門前。
衛言昙背着衛玖出來,衛玖的手被他親手交到了霍聞手上!
霍聞牽住衛玖的手,一步一步走向鳳轎。
等衛玖坐上後,轎簾落下,禮官高喊一聲“起轎。”
衛玖這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确實正在遠離着平樂長公主府。
鳳轎富麗堂皇,身旁是自小跟着她的兩個大丫鬟歸雲和碧雲。
以前在雲州,着實用不到上京城裡那麼多丫鬟,所以衛玖身邊也一直是這兩人,方嬷嬷年紀大了,便留在了公主府裡,不用随着她一同進宮,後來回上京平樂長公主替她準備的小丫頭們,她也都沒帶。
鳳轎兩側,是十二位身強力壯的轎夫,他們步伐整齊,穩穩地擡着花轎前行。轎後,跟着一隊長公主府的送親隊伍,個個身着喜服,臉上洋溢着喜悅。
鳳轎繞着皇宮幾次,最終落在了東宮前,霍聞輕扣轎門,随後禮官說道:“請太子妃出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