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笑知離開風月城的半年裡,風月城就沒有新船出海了。港口停着一艘艘造好的新船,就是不肯出海,得等風笑知回來才行。漁船是漁民吃飯的家夥事兒,風笑知也不敢多等,回來的第三天起,就算是紮在風月城東岸的港口了。
造船師傅造船時,就要把最後一道至關重要的工序——打排斧——留給風笑知。風笑知是得海神之力的島主,是風月島的守護者,老百姓敬重她,一定要把這道工序交給她,她若去南邊打仗,哪怕用舊的漁船,也要等風笑知回來給新船打排斧。
風笑知一早便和悅的出現在港口,漁民們高高興興的給新船戴上紅花,漁民和看熱鬧的百姓要擺長桌放貢品,倒上酒敬奉海神,再敲鑼打鼓的熱鬧一番。島主來了,他們就高興,場面就更熱鬧了,孩子有免費的糖果和零嘴吃,海灘上留下雜亂的各種腳印。
儀式結束後,大家便安安靜靜的圍在一旁伸長脖子,孩子們坐在父親的肩膀上,瞪大眼睛就怕錯過風笑知運用仙術。風笑知也不避諱,總是大大方方的召喚仙術。在造船師傅的吆喝聲中,一道看不見卻感覺得到的氣從海灘刮過,衆人驚呼。盡管這沒必要,但風笑知也甯願做個戲法大家高興一番。接着,這氣分成成千上萬道,飛往各家的新漁船,衆人興高采烈的看過去,那海神之力分往船艙兩側,竟像活了一樣,在領作師傅的吆喝中,用統一的節奏敲釘卯榫。
幾十艘船一起熱熱鬧鬧的打排斧,要的不是海神的神力,而是取一個吉祥平安的寓意。風笑知自然也知道,每次都誠心的參加了。
新造的船得到風島主的祝福,高高興興的出海了。苦草過來時,儀式已經結束了,岸上逗留玩樂的人還有很多,她一眼就看見風笑知停在一艘小船前和人說話,便朝她走了過去。
風笑知不知什麼時候,手裡又被塞了一把橄榄,在風月城,那是很貴的蜜餞,尋常人家都很少買。她才站着和人說話,一不留神手上就多了一把。她有些納悶,就分了眼前那個隻有十七八歲的小孩,他精瘦雀黑,低着頭有些害羞,撓了撓頭,不知道為什麼島主把他叫住了。他接過橄榄,吃了一個就不吃了。
風笑知溫柔的開口詢問,【不好吃嗎?】
【好吃,留給妹妹吃。】
這個小少年是第一次造船,也是第一次自己出海。
風笑知問他,【你叫什麼名字?】
【阿海。】
【妹妹呢?】
【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