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絨花娘子古代發家記 > 第43章 冬筍焖羊肉

第43章 冬筍焖羊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啊?抱歉,實在抱歉。”

祝憂忙把自己順手收起的帕子還回去,落落大方與人告了歉。

崔玉棠表示并不在意,取回帕子認真收好。

走出錦莊,餘晚桃仰頭觀望大好的天色,高興道:“眼下不缺原材,銀子也夠,我們年前就能把鋪子盤下來了,得尋個時間再去酒兒巷探探。”

市集裡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崔玉棠護着她走,眼裡萦着淡淡笑意:“别貿然去問價,先打聽一下酒兒巷那邊鋪面大體的價格,再看看有無熟識的靠譜牙人,屆時還能幫着壓壓價。”

“窈兒也在縣裡,可以托她打聽一下,我們去肉市買些羊肉吧,我今晚想吃二郎做的冬筍焖羊肉。”

“好,我做。”

……

回到村裡時已然下午了。

小細柳央着餘天慶幫忙張羅,将十五個報名冬伐的村民都敲定了,隻等着說一聲,立馬便能開始上工。

餘晚桃聽了一耳朵,她舅舅陳老根也在其中。

想想也是,天氣冷了碼頭的活不好做,陳文祖在縣裡住着,樣樣都要錢,就連李氏都在縣裡接了縫補漿洗的活計,沒空在村裡逮着人撒潑了。

“晚些吃了飯,讓人去知會一下,明天開始上工。”

“成。”,小細柳接過那一吊子羊肉挂起來,擡頭問她:“這羊肉怎麼做?炖着還是炒?怪貴的我都怕做壞了。”

“做冬筍焖羊肉,今兒二郎下廚。”,餘晚桃回屋換了身粗棉衣,去後院拿鋤頭和竹筐,揚起笑道:“我們先去挖冬筍。”

“行,那我先去桑園把雞趕進窩棚裡,免得明兒人多,給驚着了。”

三人一道出門去,在桑園分開,餘晚桃和崔玉棠沿着進山的小道往北邊的竹林去。

冬天山裡都結着一層薄薄的冰淩,一碰就碎,沾濕衣靴。

“忽然想起上回說要去打松塔的,後來倒忘了。”,餘晚桃扶着林立的松木,踩在地上濕厚的松針上,腳底咯吱咯吱響。

崔玉棠大步跨到前面,來到竹林邊沿的斜坡上:“松木高,要打松塔得爬上去,入冬後樹皮濕滑,不好爬的。”

“也是,怪危險的。”

餘晚桃微微喘氣,把竹筐放下來,彎腰去尋土裡拱出來的裂縫,“挖這試試,應該有筍。”

崔玉棠應了一聲,照着她指的地方,揮動鋤頭,挖下去沒一會就現出了胖嘟嘟的冬筍殼子,怕鋤頭傷着筍肉,他直接用手把那截筍子拔了出來,抖幹淨泥土後扔進竹筐裡。

這片竹林有着不少筍坑,估計是被村民們挖過,兩人又往裡走了一些,陸陸續續地挖滿了一竹筐,還摘到了一兜子的野生毛桃。

出了竹林餘晚桃在田邊的溝渠裡洗了兩顆毛桃子,跟崔玉棠分着吃,這毛桃子果肉很白,微甜帶着生澀,還不夠熟,但吃着很脆。

“還吃嗎?我再去洗。”

崔玉棠搖頭:“回家吧,留着慢慢吃。”

彎彎繞繞的田野小路上,兩道身影被黃昏拉長,伴随着鳥雀歸巢的喲喲聲,行回家去。

剛挖的筍耐放,不急着處理,崔玉棠從竹筐裡拿了一顆大的出來,其餘的全部放進柴房裡和白菜并排着晾開。

羊肉先做去腥處理,再上鍋炖軟呼,冬筍去殼切片,過一遍熱水,等羊肉炖得差不多了就把筍片加進去,其餘料子炒香,一并焖煮。

好肉和天然鮮的食材做起來不用太複雜,這麼簡單焖煮,便能将冬筍的鮮味最大程度地保留,再加上羊肉獨特的口感,光聞着味便香掉了舌去。

冬夜裡一家人圍着熱騰騰的鍋子,吃頓鮮香味美的冬筍焖羊肉,再來上一碟子酥香煎魚,并個肉丸子白菜湯,當是叫人吃個肚圓。

——

冬裡寒霧重,桑園裡白茫茫一片,泛黃的桑葉掉得滿地都是。

冬伐是個力氣活,來的都是當家的漢子,早早便自發到了,也無需主家發話話,知曉要做的事情後,便各自忙開。

原先便定了包一頓午飯,餘晚桃去桑園走了一遭後,同林小秋家買了些鮮蔬菜,請人過來幫忙做飯。

大鍋菜總沒細緻做出來的好吃,但勝在給肉足,米飯則是加了雜糧番薯的,量大頂飽。

做好後擡着鍋去桑園裡,就地吃,吃完繼續忙活。

林小秋遞給餘晚桃一根煮熟的玉米,與她坐在桑園的草垛子堆上說着話:“我婆母可千叮咛萬囑咐了,萬萬不能收你這點子菜錢的,你說你作甚非要塞過來。”

餘晚桃盤腿坐着,對她笑:“我家裡請幫工包飯,如何能拿你家的菜,傳出去豈不是白惹人笑話。”

林小秋翹着下巴說:“哪裡是白拿,我們家今年冬天賺錢了,可都是托了你的福,現下幾乎每天都能摘一牛車的菜拉去縣裡賣,那些酒樓搶着要呢。”

“看,我男人給買的銀镯子,花了二兩銀子呢,我婆母都沒罵我敗家。”

餘晚桃見那銀镯子确實精巧,也替她高興,大概世上多數的矛盾都是來自于“錢”,錢不缺了,便能解決大半矛盾,進而家庭和諧。

天愈發冷,若不是為了生計,想也沒人願意出來找活,餘晚桃靜靜望着在桑園裡悶頭忙碌的身影,無端感慨起來。

冬天黑得早,傍晚時便收了工,大家排隊着領工錢,到陳老根時,桑園裡隻剩下零散幾人在收拾工具。

“桃子。”,許是上次不歡而散,這會陳老根喊着人聲音也沒甚底氣。

這個當家的漢子,似比以前瘦了些,發白大半,臉上盡是風吹日曬,為生計奔波留下的痕迹,黝黑,蒼老。

餘晚桃垂眸:“舅舅……”

餘晚桃想勸他自己多留些錢,對自己好些,不要為着陳文祖拼死拼活的,可是轉念又想自己并沒有這樣勸說的立場,說了他也不會聽。

話到口邊又咽了回去,她微不可聞地歎了聲:“天也将暗了,舅舅快回家去吧。”

“哎,你也是。”,陳老根呐呐應了聲,佝着腰轉身走了。

桑園的事算告一段落,餘下的得等明年開春再做打算。

餘晚桃關了園,踩着夜色回家。

忙了大半年,這會才算是真正歇了下來,心裡松快,睡得也安穩,翌日暖陽升高,光線從窗柩傾斜進來,餘晚桃才悠悠轉醒。

她盯着帳頂看了半響,忽想起有一陣沒給窈兒布置作業了,遂爬起來穿好棉衣蹦到案榻上,翻出往日崔玉棠用來練字的紙張,在上面畫了一支綠柳流蘇簪,邊上備注所需材料,顔色配比,和完成時間。

望着單調的一支簪,餘晚桃眼前一亮。

她開絨花鋪,是否可以畫一本集齊所有款式的圖冊?

到時多增加一條定制的規矩,讓客人自己選擇,指定款式或者按照客人的要求畫設計圖,這樣既能增加客人滿意度,又可以多收一筆定制費用。

女子心理大多不難猜,無非是别出心裁,獨一無二,定制正好合她們的心意。

隻是如此一來,估計會很忙。

窈兒聰慧,也刻苦肯學,依照着如今的進度等到年後開春定是可以獨立做簪的,但隻依靠她們,近半年尚能應付,若要擴大經營規模,便需要大量的人手了。

或許,慈濟堂裡的姑娘們,可以支應起來。

到時挑些合适的人,開個絨花班子教授手藝,學好了便在鋪子裡做個絨花娘子,做久了有名氣了,客人們許還會點名要哪位哪位娘子做簪。

名人效應一出來,便是塊活招牌。

關于開鋪子的諸多想法,餘晚桃在心裡一遍遍過着,而眼下最緊要的,便是買鋪子一事,于是當日裡收拾好自個,便去縣裡找窈兒了。

窈兒見她來,心裡高興得緊,迫不及待地給她看自己近日掐的樣式和新染出來的蠶絲。

“我最近多有觀察縣裡姑娘們愛戴的簪子和飾品,畫了些出來比對,那些個時下裡流行的幾款我也研究了一遍,試着做過,就是手還笨着,不如别的做出來精緻。”

餘晚桃認真看着,鼓勵她:“你學得已是不錯了,學手藝便是熟能生巧,多練練就是,我帶了張綠柳流蘇簪的樣式圖來,你照着做,做好了我再檢查。”

“哎。”,窈兒接過那張樣式圖,仔細收好。

“窈兒,我想把鋪面置在酒兒巷,你可知有哪些靠譜的牙人?”,餘晚桃問。

“我是不曾了解這些,但嬷嬷在那邊置過産業,她應是知道的,我去問問。”

窈兒問得了那牙人的地址,便與餘晚桃一道往酒兒巷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