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耀國的皇帝并沒有聽太子的勸說,反倒嫌太子多事,目光短淺,将他趕回東宮。
……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壓在天耀國的都城之上。華燈初上,照亮了大街小巷,卻照不亮人心深處的黑暗。
從茗明身着一襲黑色勁裝,面覆黑色輕紗,隻露出一雙明亮而堅毅的眼睛。她身形輕盈,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穿梭在天耀國都城的大街小巷。
很快,太子府那高大的府邸出現在眼前。。
天耀國太子府,巍峨壯觀,朱紅色的大門緊閉,門口的石獅子在月色下顯得格外猙獰。
從茗明收起飛劍,輕輕落在一個僻靜的角落裡,她的身影融入黑暗之中,如同鬼魅一般。
府内庭院深深,樓閣錯落有緻,她憑借着敏銳的觀察力和對地形的事先了解,悄然向太子的居所潛去。
終于,她來到了太子書房的窗外。透過窗戶的縫隙,她看到太子正在看一封密信,眉頭緊鎖,似乎在為最近兩天收到的消息搞得焦頭爛額。
從茗明深吸一口氣,輕輕推開窗戶,無聲無息地潛入房中。
太子似乎察覺到了一絲異樣,剛一擡頭,便看到一個黑影如閃電般向他撲來。
從茗明手中握着一把匕首,寒光閃爍,直刺太子咽喉。太子大驚失色,急忙側身躲避,匕首擦着他的臉頰劃過,留下一道淺淺的血痕。
“你是何人?為何要刺殺本太子!”太子驚恐地喊道,同時迅速抽出腰間佩劍,與從茗明對峙。
從茗明并不答話,隻是眼神冰冷,再次發動攻擊。
她的招式淩厲而狠辣,每一招都直指太子要害。太子雖然武藝不俗,但在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下,也顯得有些慌亂。
他一邊抵擋着從茗明的攻擊,一邊大聲呼喊:“來人啊!有刺客!”
書房内,兩人的打鬥聲愈發激烈,桌椅被掀翻,書籍散落一地。
太子漸漸穩住了身形,開始反擊。他心中疑惑,究竟是什麼人如此大膽,竟敢在太子府中行刺。看着眼前這個武藝高強的蒙面女郎,他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難道是父皇派來的殺手?
最近,他與父皇因為和親以及朝中權力的分配問題,矛盾日益加深。父皇對他的猜忌越來越明顯,而他也在暗中積蓄力量,以防不測。在這極度緊張的局勢下,他覺得這個猜測并非沒有可能。
“哼,沒想到父皇竟然如此狠心,為了那所謂的和親,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竟然派你來刺殺本太子!”太子一邊奮力抵擋,一邊憤怒地喊道。
從茗明心中起了一絲波瀾,難道有人也在天耀國推波助瀾嗎?但她依舊沒有說話,隻是繼續攻擊,将這場戲演得更加逼真。
就在兩人打得難解難分之時,門外傳來了侍衛們急切的呼喊聲和撞門的聲音。
從茗明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于是便虛晃一招,趁着太子分神之際,迅速轉身,從窗戶躍出。
太子想要追趕,卻被沖進來的侍衛們攔住。“太子殿下,您沒事吧?”侍衛們關切地問道。
太子捂着臉上的傷口,臉色陰沉得可怕,咬牙切齒地說道:“本太子沒事。你們快去追,一定要抓住那個刺客!”
侍衛們領命而去,但從茗明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她憑借着對地形的熟悉和高超的輕功,順利地擺脫了追兵,早早就消失到九霄雲外。
而此刻在太子府,太子對皇帝的懷疑越來越深。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謀士,商議對策。“殿下,此事絕非偶然。如今您與陛下矛盾重重,這刺客極有可能是陛下派來的。”一位謀士憂心忡忡地說道。
太子怒拍桌子,說道:“我就知道,父皇一直忌憚我手中的權力,想要除掉我。這次和親,恐怕也是他的陰謀,想借此機會削弱我的勢力。”
“殿下,那我們該怎麼辦?”另一位謀士問道。
太子沉思片刻,說道:“既然父皇不仁,就休怪我不義。我們必須加快準備,以防父皇再次對我下手。同時,派人密切監視父皇的一舉一動,看看他接下來還有什麼陰謀。”
與此同時,天耀國皇帝也得知了太子遇刺的消息。他大為震驚,立刻召來國師商議。“國師,太子遇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有人想破壞和親,從中作梗?”皇帝焦急地問道。
國師眉頭緊皺,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此事疑點重重。據老臣所知,最近太子與陛下您的關系有些緊張,會不會是太子自導自演了這場刺殺,以此來誣陷陛下您,從而獲取朝中大臣們的同情和支持?”
皇帝聽後,心中一凜,說道:“國師所言不無道理。這逆子,最近确實有些不安分。看來,朕得好好調查一下此事。”
就這樣,從茗明的一次刺殺行動,成功地在天耀國皇帝與太子之間激化了一場信任危機。雙方都對彼此充滿了懷疑,開始暗中較勁。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天耀國朝堂之上氣氛愈發緊張。皇帝對太子的态度變得更加冷淡,而太子也在朝堂上公然與皇帝唱反調。大臣們紛紛站隊,分成了支持皇帝和支持太子的兩派,整個天耀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和親之事也暫時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