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門前血流成河,殷紅的鮮血在地面上蔓延,仿佛要将這片土地都染成紅色。
太子的軍隊士氣高昂,如同猛虎下山,在蘭溪南和從茗明的助力下,攻勢愈發淩厲,漸漸占據了上風。
禦林軍雖拼死奮力抵抗,但在内外夾擊的絕境之下,漸漸難以支撐,防線被一點點突破。
經過一番激烈的拼殺,太子的軍隊終于沖破了皇宮的大門。
他們如潮水般洶湧而入,朝着皇上所在的養心殿迅猛沖去。
皇上此時正在養心殿内,聽聞外面傳來的震天動地的喊殺聲與混亂的腳步聲,臉色鐵青如墨,他萬萬沒想到,一向被自己視為溫順羔羊的太子,竟敢起兵逼宮,将他的皇權置于如此危險的境地。
“國師呢?國師在哪?傳朕旨意,立刻調集京城所有兵馬,鎮壓這群叛軍!”皇上憤怒地咆哮着,聲音因極度的憤怒而變得尖銳刺耳。
然而,此時京城的局勢已漸漸失控,許多将領在觀望局勢,權衡利弊,并未立刻執行皇上的命令。他們心中明白,此刻站錯隊伍,極有可能萬劫不複。
兵敗如山倒。
很快。太子大步流星地走進殿内,看到皇上正坐在龍椅上,怒目而視,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
太子并未慌亂,他緩緩跪在地上,說道:“父皇,兒臣此舉實出無奈。如今朝堂奸臣當道,他們蒙蔽聖聽,禍亂朝綱,兒臣實在擔心父皇的安危,特來清君側。”
皇上氣得渾身發抖,手指着太子,聲嘶力竭地說道:“你這逆子,竟敢起兵逼宮,簡直大逆不道!你以為這樣就能得逞嗎?朕定不會饒你!”
太子擡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父皇,兒臣對您忠心耿耿,日月可鑒。隻是如今局勢危急,若不采取行動,天耀國必将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兒臣願與父皇一同整頓朝綱,還天下太平,望父皇能理解兒臣的一片苦心。”
就在這時,支持太子的朝臣們也紛紛走進殿内。他們神色各異,但都帶着一股堅定的決心,向皇上進言,懇請皇上順應形勢,讓太子協助處理朝政,以穩定當前混亂的局面。
而以保皇黨為首的,是朝中資曆頗深的吏部尚書。他滿臉怒容,胡須氣得不住顫抖,如同一頭被激怒的雄獅,大聲疾呼:“太子此舉,分明是犯上作亂!即便有這奇異天象,也絕不能成為他違背君臣之道、起兵逼宮的借口!這是公然挑戰皇上的權威,将祖宗禮法置于何地!”
一旁的戶部侍郎也随聲附和,義憤填膺地說道:“不錯!天象或許隻是巧合,怎能以此為由行此謀逆之事?太子不顧天耀國的安穩,隻圖一己之私,實在是讓人心寒至極!”
這些大臣們不顧周圍的混亂局勢,毅然決然地站出來指責太子。雖然此舉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但這是他們對朝廷綱紀的忠誠,以及對祖宗禮法的堅守,即便前方是萬丈深淵,他們也毫不退縮。
其中一位年邁的禮部大臣,拄着拐杖,顫顫巍巍地向前踏出一步。他的聲音雖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卻擲地有聲,充滿了堅定:“自古以來,臣子當以忠誠為本,太子如此行徑,若是得逞,日後天下必将大亂!我們身為臣子,食君之祿,理當為皇上分憂解難,絕不能坐視這種忤逆之事發生!”
面對這些大臣的指責,太子非但沒有絲毫退縮,反而眼神愈發堅定,流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強硬。隻見他大手一揮,身後的士兵們立刻如訓練有素的狼群,迅速将那些指責他的大臣團團圍住,手中的兵器寒光閃爍,仿佛在向衆人宣告着太子的決心。
太子目光冰冷地掃過這些大臣,聲音如洪鐘般響徹四周:“諸位大人,本太子今日之舉,絕非為了一己之私。皇上被奸臣蒙蔽,朝堂腐敗不堪,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本太子若不起兵,天耀國将走向何方?難道要眼睜睜看着祖宗基業毀于一旦嗎?”
吏部尚書毫不畏懼,向前踏出一步,怒視着太子,喝道:“太子殿下,即便朝堂有弊,也輪不到你以如此大逆不道的方式來解決。你此舉有違君臣之道,天理難容!”
太子冷笑一聲,說道:“天理?若真有天理,為何奸佞當道,忠良蒙冤?本太子多次進谏,皇上卻充耳不聞。如今,本太子唯有以武力清君側,還朝堂一片清明,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戶部侍郎氣得渾身發抖,手指着太子罵道:“你這是強詞奪理!你分明是觊觎皇位,借着所謂的‘清君側’之名,行謀逆篡位之實!”
太子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勒緊缰繩,馬匹嘶鳴一聲,他大聲回應道:“本太子對皇位并無貪戀,隻願天耀國能繁榮昌盛,百姓能安居樂業。若諸位大人執迷不悟,阻攔本太子,就休怪本太子無情!”
說罷,太子轉頭看向身後的将士,高呼:“将士們,我們為了天耀國的未來,為了天下蒼生,清君側!”
“清君側!”
士兵們齊聲響應,那如排山倒海般的呼喊聲響徹皇宮,震得周圍的宮殿都微微顫抖,仿佛整個皇宮都在這股強大的力量下為之屈服。
此時,龍禦天坐在皇位上,雙眼圓睜,布滿血絲,嘴唇哆嗦着,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氣。他猛地抽身站起,用盡全身力氣吼道:“逆子!竟敢如此大逆不道,公然起兵逼宮!朕要将你碎屍萬段!”
然而,還未等他繼續發作,一股氣血猛地湧上心頭,龍禦天隻覺一陣天旋地轉,雙腿一軟,“撲通”一聲癱倒在地。周圍的太監們見狀,驚恐地尖叫起來,紛紛圍上前去。
待龍禦天悠悠轉醒,卻發現自己半邊身子已然動彈不得,口角歪斜,連說話也變得含糊不清。太醫們被緊急召來,一番診治後,紛紛搖頭歎息,告知衆人皇上這是氣急攻心,導緻偏癱。
太子看着龍禦天躺在臨時擡過來的榻上,心中五味雜陳,畢竟龍禦天是他的父皇,血濃于水的親情讓他心中泛起一絲不忍。但此刻箭在弦上,已容不得他有絲毫猶豫。
他定了定神,高聲對在場的大臣們說道:“父皇如今病重,已無法處理朝政。天耀國不可一日無主,為了江山社稷的安穩,本太子決定暫代父皇監國,待父皇身體康複,再做定奪。”
那些原本指責太子的大臣,看着龍禦天如今的模樣,再瞧瞧太子身後如狼似虎的軍隊,心中雖有不滿,卻也不敢再多言。他們深知,此刻反抗無疑是以卵擊石。而支持太子的大臣們,則紛紛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這樣,在一片混亂與無奈之中,太子順利地控制了整個朝廷。
太子監國,皇宮内的氣氛卻并未因此緩和。奇異天象漸漸消散,可天耀國的未來,如同這尚未完全褪去陰霾的天空,充滿了未知與變數,所有人都不知道,在這風雲變幻之後,天耀國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