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晨曦透過層層疊疊的窗紗,輕柔地灑落在蘇瑤那布置奢華的閨房之中。
蘇瑤素來習慣了慵懶的晨間時光,她半倚在柔軟的錦榻之上,青絲如瀑般散落在肩頭。
榻邊的小幾上,擺滿了精緻的妝奁與珍玩。
這時,門外傳來婢女輕柔的腳步聲,不一會兒,婢女邁着細碎的步伐,恭敬地走進房内,手中托着一個銀質的托盤,上面靜靜躺着兩封信函。
蘇瑤微微挑眉,慵懶的神色中閃過一絲好奇,她伸出如蔥般的玉指,輕輕拿起信函。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來自天耀國龍逸塵的密信。
蘇瑤緩緩展開信紙,隻見信紙上的字迹鐵畫銀鈎,力透紙背。
信中寫道:“蘇瑤小姐親啟。
自上次與小姐密談合作之事,朕便日夜籌備,不敢有絲毫懈怠。
如今,十萬大軍已然在我國邊境集結完畢,兵強馬壯,士氣高昂,皆為虎狼之師,隻待一聲令下,便可如疾風驟雨般直逼溪國邊關。
此次進攻,朕謀劃已久,天時地利皆已具備。隻要小姐能依約在月底之前做好裡應外合,大事必成。
屆時,小姐隻需在溪國都城内制造混亂,擾亂其軍心民心,切斷糧草供應,讓其首尾不能相顧。本王大軍則趁亂長驅直入,攻破溪國防線易如反掌。
待事成之後,溪國的半壁江山,本王願與小姐共享。小姐在溪國經營多年,人脈深厚,熟知其國情,定能協助朕将這片土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此事風險不小,但富貴險中求。小姐若能抓住此次機遇,他日必能成為名垂青史的傳奇人物。
望小姐切勿錯失良機,速速做好準備。月底之期迫在眉睫,萬望小姐準時行動,切記!”
蘇瑤看着信,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閃爍着興奮與貪婪交織的光芒。
一旦與天耀國合作成功,溪國廣袤的土地、無盡的财富以及至高無上的權力,都将盡歸她手。
她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即将成為溪國第一長公主,頭戴珠冠,端坐在溪國的朝堂之上,接受衆人的朝拜。
蘇瑤此時眼中滿是得意與暢快!
失去黑衣人這股勢力算什麼?要是她和父親将溪國給控制了,想要什麼還能少嗎?
她回味着,那種權利再次牢牢掌控在手中的滋味,如同甘醇的美酒,讓她陶醉。
放下龍逸塵的信,蘇瑤又拿起另一封,竟是蘭溪南所寫。
展開信件,隻見裡面的内容全然沒有昨日那般硬氣,而是言辭懇切,表達了求和之意。
蘭溪南在信中提出,願意将邊關的一條極為重要的路線交給蘇瑤掌管。
這條路線,乃是溪國邊關的咽喉要道,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作為交換,他希望蘇瑤能為他提供丹藥。
蘇瑤看完信後,不禁冷笑出聲,心中暗自思忖:“蘭溪南啊蘭溪南,你平日裡威風凜凜,如今怎麼也開始示弱求和了?”
“那女子在你心裡竟如此重要,到了這一步你甯願出賣路線都不肯松口與我定親。”
“不過,你想要丹藥,可沒那麼容易。這丹藥,可是我手中的一張王牌,豈能輕易給你。”
蘇瑤明白将軍府在軍隊中威望極高,乃至在朝堂上都有重要的話語權。
此時若能将他拉攏過來,無疑會大大增強自己的勢力。
但她生性多疑,對蘭溪南的求和誠意充滿了懷疑,雖然天耀國的龍逸塵在催促時間,但不妨礙她在拖延幾天。
手中的團扇不緊不慢的扇着,爐煙袅袅,蘇瑤此時在權衡利弊。
天耀國兵力雄厚,一旦聯手,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可一旦事情敗露,她必将成為溪國的千古罪人,遭受萬人唾棄,落得個萬劫不複的下場。
而蘭溪南的求和,看似誘人,卻讓她不得不防。
就在蘇瑤舉棋不定之時,房門被輕輕敲響。
蘇瑤回過神來,略帶煩躁地說道:“進來。”
隻見李福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走進房内,臉上堆滿了谄媚的笑容,說道:“小姐,您找我?”
蘇瑤瞥了一眼,沒好氣地說道:“這兩日你在将軍府的監視有發現什麼異常嗎?”
李福滿臉堆笑,恭敬地說道:
“小姐,小的這兩日蹲守,将軍府内進出尋醫的人多,尋來的大夫幾乎都束手無策,連禦醫都來看過了,言明無法根治,隻能開些昏睡的藥物讓蘭溪南緩解痛苦。”
“但這藥治标不治本,長期使用說不定還會變成個傻子。”
“現在蘭溪南日日受盡病痛的折磨,生不如死,好幾次他想拿腦袋去撞牆,都被屬下攔住了,無奈隻能用鐵鍊鎖住四肢,防止他自殘,現在将軍府裡的人都亂成一鍋粥,束手無策。”
蘇瑤聽罷嘴角揚起一抹笑,似乎心上人受盡折磨也沒讓她心軟半分。
“哼,再讓他吃兩天苦頭,要不然體現不出本小姐丹藥的厲害。你繼續密切關注将軍府,有動靜速速來報!”
李福連忙點頭稱是:“是,小姐。我定會盯緊,一有消息,立刻向您彙報。”
蘇瑤滿意地點點頭,重新坐回椅子上,
李福行了個禮,然後弓着腰,退了出去。
與此同時,在将軍府的密室中,蘭溪南正對着牆上的大幅軍事地圖沉思。
現在已經是秋意正濃的時候,如果天耀國要發動進宮,隻怕很快,畢竟冬季大雪封山,不便出兵。
而蘇瑤野心勃勃,絕不可能輕易放棄與天耀國的合作。
此次寫信求和,不過是他的緩兵之計,一方面為了迷惑蘇瑤,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調兵遣将,加強邊關的防禦;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試探蘇瑤的底線,看看她到底會如何應對。
蘭溪南看着地圖上标注的邊關路線,手指輕輕點在那條準備“讓”給蘇瑤的路線上,心中暗自謀劃着。
他知道,這條路線看似重要,實則暗藏玄機。一旦蘇瑤接受,他便能以此為契機,将蘇瑤及其黨羽一網打盡。
同時,他也在思考着假如天耀國發兵,會如何布置,如果是他的話……
他眼神盯在了地圖上一個并不起眼的地方。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蘇瑤表面上對龍逸塵和蘭溪南都采取了能拖則拖的态度。
她給龍逸塵回信,表示正在積極準備裡應外合之事,但還需要一些時間,最遲不超過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