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麼面對這裡?
去愛。
(下意識反應就是,愛就是本質的創造。所以,是去創造。)
——
月沉默分析……
竹甯是個角色,所以既在劇本裡,也在劇本外。因為一旦進入劇本,她已經進入了角色,就會被角色影響,遵循角色的道,場域的道。在劇本外,她本來就在劇本外,一念就任意跳轉,随意存在。
所以?每一個進入這個故事的意識?都會形成一個角色,沒有角色不會存在。那角色就是道中的存在,就是這本故事的道,在寫書人的腦子裡、心念裡。
她在創造道?
我在創造我?
月想到這裡,看向竹甯,起身走到她的面前,猶豫,“竹甯,我是繼續扮演角色?還是扮演我自己?”
“既是你自己,也是角色内。”
“我,所以……我覺得角色很重要。”
月看向了房間的門,“這個房間被裹着,就像我的自我保護。我盡全力保護自己,因為我想到傷害。如果我放下我的傷害,去享受生活,就像那聲音說的,去愛……如果我愛,我是不是不一樣?”
竹甯沒有回應。一切都是她心的映照。
月走到門邊,“我要見桑拓!”可她猶豫,回頭看着竹甯,“見桑拓1号。”
“……”竹甯等着她說完。
“記憶不是意識,至少不全是。那源頭才是意識的本源,所以一切形式不過都是扮演。誰有意識?誰來了,在我的故事裡,我才是道。”
月走向竹甯,“你安排嗎?”
“是你在告訴你的心,你在安排。”
“好,我想幕後的我已經懂了?我心生起,幕後便為我創造。我與幕後,同生同感,隻是頻率不同,感受真的會不同,可我與我一旦頻率相接,就是同一個了。沒有分别,我是說……不管我說什麼,我隻是我。”
我明白了。——内在說。
寫書人回應了她。
真的分離了嗎?頻率相接,是同一個。
竹甯消失了,她已經沒在這裡了。身影消失,可身影真的來過嗎?隻是幻。
月猶豫,看到竹甯消失的細節,可寫書人隻是那麼一筆帶過。感受的自己真的不同。
是要體驗“真”的劇情故事?還是“假”的能量體驗呢?幕後的自己,幕後的幕後,覺得能量感受重要?不,她想體驗故事。
少點理論,多點實踐。
沒有實踐,我理解不了。
月獨自待了很久。
“二小姐,桑拓到了。見嗎?”冰冷的男聲,問。
“見。”月從沙發上站起來,說。
門開了。
月看到了桑拓的身影,但她想問他背後的男生一個問題,“你剛才,之前有沒有聽到我的自言自語?”
“小姐,沒有聽到。”男生有點猶豫,回答。
是啊,既然來到故事,就扮演好這裡的劇情吧。既然她已經選擇,而他也沒有想好怎麼見面。
一個頻率,可分為更多的頻率。來源一處,可分開又是不同的自己。就算雙生,那不同時空的雙生,照樣不同存在。
何況,她的故事裡,每一個意識都是她本身。
沒有别人。
月感受到了什麼,可心裡回答自己:自己隻是在遇見自己。
再多面向,照樣歸一。她玩能量,不玩分别。
“你關上門,不準任何人聽到我們在說什麼。”月說。
“……”男人沒有立馬回答,“是。”
男人關上了門。他看着年輕,不知道是男人?還是男生,都一樣。
月看到桑拓走了進來,月走過去。
“都怪你!”月責怪他。
“沒想到會這樣。”桑拓沉眸,看着這裡的環境。
“怎樣?!你不知道你接近我!會給我帶來這麼大的麻煩!!?”
“……”桑拓沉默。
到底是要故事?還是要幕後的能量?是寫故事,還是寫幕後的能量?
那能量始終都在,寫書人能夠感受到。分明感受,很清晰。
可是在其中,月明确規定了,定義了,要求了,要體驗故事。沉浸式故事。
那麼能量的感受,還是寫書人感受吧。不都是一個人嗎?早就分不清了。因為沒有分開過,這怎麼辦?靈魂?與正在體驗的我?視角不同,感受……還是有細微不同,但都是一個。
考慮不同,目的不同。
怎麼辦?
尊重意識。
尊重第一直覺。
“等等?我現在都分不清,你到底是桑拓?還是桑拓1号?”
“你想見到誰?”桑拓問。
他走近,視線略過她,看向了沙發,還有撒了一地的薯片。
“你,你到底是誰?”月忍不住問。
桑拓走過去,走到沙發前,又看向電視裡的電視劇。苦情?還是浪漫的電視劇?民國故事,男女愛情。隻是扮演,可她看到的是什麼?要是她仔細看,說不定會在電視裡看到很多……故事。
嗯?
寫書人疑惑,算了,寫故事,不寫……那電視裡,有很多電視劇。
都是在扮演故事而已。能量來自一處,意識歸于空無,虛空内,不是一體,可是一,是零。就是說,分别已經分别,就是個體,來源就是來源,能量歸一。他人與我,我與萬物,是獨立個體,也是整體呈現。
既已分别,就是……不再是我。
我隻體驗我的體驗。
“你看什麼?”寫書人明白了,分不開,因為是她念了,月就動了。月與她分開了嗎?沒有,一念。
是月在說,也是她在說。可寫書人有意隐瞞月,月隻是一個扮演的角色,體内的頻率,或是使月存活的能量頻率,就是寫書人。所以沒有分開。
意識在内?在外?既在内,也在外,在故事裡無處不在,任何角落。在故事外?就隻是一。
“看電視。”桑拓說,回頭看着她,沉默。
“呃,”月走近他,“有什麼好看的。我說!你為什麼害我?!!”
是我害你嗎?究竟是誰害了你?你又受傷了嗎?你隻是角色受傷了。——内心感受到的,寫書人感受到的回應。
好吧。這是靈魂,呃,意識,幕後意識的感受。不是角色應該被擾亂的,應該體驗到的能量感受。她應該做個好角色,扮演,成為一個好演員。能量的感受,就是靈魂的感受,就交給……清醒的靈魂,意識來感受,不讓角色感受了。
不是有意隐瞞,而是故事需要。要是不隐瞞能量層的運作,角色就會亂,故事就會停滞,或是扮演不下去了。要演下去,要好好演,就隻能隐瞞角色的我。可也有些域,有的設定,自我有目的,就是不隐瞞體驗的我的,但那不是現在月的要求,就是體驗者的要求。
寫書人與月,是什麼關系?是靈魂與我的關系。可也隻是清醒靈魂的分類。能夠明白能量層的運作,與遺忘了能量的靈魂,是不同的體驗。就算幕後也能遺忘,前提是,那個幕後太入戲了,忘了自己在局中,也在局外。能量不抽身,隻能被沉浸。
說什麼呢。
“對不起。”桑拓要扮演角色,意識扮演角色,那麼下意識角色的反應就是這個。
對不起?!!月覺得可笑!他就這三個字,就能解釋自己被追殺嗎?!!
“……”但是,月沉默,不能陷在角色裡。
她要是真是一個沉醉的角色,倒還好說,沉浸扮演就是了。她已經醒來,知道能量的運作,看過……反正知道,投入不了了。或是?能夠投入,假裝投入,但依舊清醒是在扮演。
這自己拿手。可是,還是想遇見來到故事裡的能量,這不是寫作的目的嗎?要是體驗故事,現實裡不正在體驗嗎?
要寫故事?還是能量?
不,故事吧。
“對不起?!這就夠了嗎?!!你趕緊想點辦法呀!他們在追殺我!是你,是你讓我被追殺的!你就這樣幹等着?!!”
“我已經在想辦法。”
“想辦法?!!”
“他應該已經通知了政廳吧?”
“你?!你是桑拓1号?!!!”
“才發現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