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絢爛的光暈乍然充斥了姜之行等人的視野,等那陣白芒漸漸散去之後,周遭豁然開朗,放眼望去竟然全是絡繹不絕的人群與貼地飛行的懸浮車。
一棟棟高樓大廈如春筍般屹立于城市中央,而姜之行三人就站在四通八達的道路邊上,側後方還有一個類似公交站牌的顯示屏。
與此同時,姜之行面前彈出一個消息框:【已傳送休息區[鏡城]。請前往商城支付5枚金币購買車票,搭乘專車前往市區。您的住所地址為——華夏街區1157棟201号。】
“……”
真不愧是系統一再強調的高消費區,剛落地就要花錢。
姜之行動動手指進入商城買下車票,順便問身邊的遲俞:“你住在哪裡?”
大抵是還沒消氣,遲俞垂着眼睫不肯搭理姜之行,反倒是何耀理所當然回答道:“我們是一個隊的,肯定會被分到同一個住址啊。”
姜之行輕輕一挑眉,目光轉而落到何耀身上:“你對這個遊戲很熟悉?”
看何耀在新手關卡裡的種種表現,姜之行真不覺得他熟悉這個遊戲的規則,可何耀卻清楚休息區住址會按照團隊來分配這種小細節,實在是有點前後矛盾。
何耀罕見的沉默了片刻,然後他問姜之行:“你的住址是不是華夏街區1157棟201号?”
姜之行記性向來很好,更别說剛剛看過的住址信息,他很肯定何耀說的地址跟自己的一模一樣。
姜之行又瞥了眼遲俞,後者雖然緘默不語,但神情基本算是默認了住址相同這回事。
見他們都沒有否認,何耀沉聲喃喃了一句:“那就沒錯了。”
想起之前遲俞提起《全球生還》時意味不明的眼神,姜之行問何耀:“你以前玩過這個遊戲?”
“不是我,”何耀搖搖頭,神色變得有些黯然,他說:“是我的妹妹玩過。”
何耀的妹妹叫何星,比何耀小了整整十三歲。
在何耀十八歲那年,他的父母因為意外驟然離開了人世,彼時的何星才剛滿五歲,為了養活自己的妹妹何耀隻能辍學打工,多年打拼下來他才找到在武術館當散打教練這份穩定工作。
說起何星,何耀一直覺得她是個太懂事的小孩。
何星不僅從小到大沒跟何耀鬧過要什麼東西,還會在何耀工作時主動承包家務活,甚至在能碰到竈台之後,何星自己偷偷學會了下廚。
要說這小家夥唯一讓何耀感到操心的,就是她的興趣愛好。
何星從小膽子就大,很喜歡看各種極限項目,并且對此躍躍欲試。
隻是她的年紀實在太小,到今年都還差兩歲才成年,所以何耀從不允許她去參加真正的探險活動或遊戲。
何星也聽話,何耀不準她參加的項目,她一次都沒去過,也沒表達過任何不滿。
但她這麼懂事,何耀反而心存歉疚,總覺得虧欠何星些什麼。
直到《全球生還》的出現。
這款遊戲自問世以來熱度就居高不下,何耀很快也在網絡上發現了它的存在。
不可否認,《全球生還》的副本模式确實有趣刺激,所以格外受年輕人的追捧。有數據統計,第一批《全球生還》遊戲環的注冊玩家有三分之二都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少年,剩下那三分之一才是上班族。
雖然何星不是第一批《全球生還》玩家,可越來越多的遊戲環投入市場之後,她也成為了玩家之一。
而那個遊戲頭環,是何耀買給何星的十六歲生日禮物。
何耀知道,她一定會被這款遊戲所吸引。
因為全球生還的遊戲模式簡直像是為何星量身定做的,她在現實中無法體驗到的一切全都可以在遊戲裡實現,于是何耀咬咬牙,花大價錢買下遊戲頭環送給了何星。
何星收到時特别驚喜,歡呼雀躍了好長時間。
看她那麼高興,何耀也覺得這玩意買得很值。
可是慢慢的,何耀發現何星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候連飯都不吃,一從學校回到家就戴上了那個遊戲頭環。
何星與絕大多數《全球生還》玩家一樣,逐漸沉浸于遊戲不可自拔。
何耀其實不太明白一款遊戲為什麼能夠掀起那麼大的狂熱浪潮,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幾乎可以說是席卷全球,基本上人手一台《全球生還》遊戲環。
人們忙完工作學習和日常瑣事,不再會三兩結伴出門聚會遊玩,抑或是單純去樓下散散步,而是成群結隊戴上遊戲頭環,紮堆進入那個虛拟世界享受另一種更直觀的痛快體驗。
《全球生還》主要以進入各類副本逃脫冒險為主,玩家在此過程中可以領略到各色各樣的角色副本世界,還能體驗極為真實的追逐戰,平日裡積累的壓力輕而易舉就能在遊戲中得到釋放,于是越來越多人沉迷其中。
所有人都以為,自己隻是在玩一款比較新穎的全息遊戲。
直到遙遠的天際突然傳來一段叮叮咚的音樂。
許多人誤以為是幻聽,因為那段音律非常短,不到幾秒便消失不見,忙于各種瑣事的普通人根本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然後事情的發展開始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