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的小女娃拿繡花針,那不是開玩笑嗎?更别說學禮儀了?武帝看到奏折,當即就很不高興,覺得這些武師父是在指着他鼻子,罵他閨女沒教養。
他的幸運小棉襖,他都舍不得說重話呢,于是武帝罰了武師父們兩個月俸祿,依舊命他們繼續教趙惜學武。
按說武帝一代明君,即使再寵,也斷然不會在女兒身上這麼沒原則。
究其原因,就出在他賜封号之後。
“如意”二字本是武帝對女兒未來的期許,至于她是否真能過得順遂,其實很難說清。但事情就是這麼奇怪,武帝自此病情好轉,像受到福運恩賜一樣。
禦醫們曾斷言他身體有虧,撐不過半年,隻死馬當活馬醫地保守治療。這下峰回路轉,武帝雖然還時不時纏.綿病榻,需要修養,但足足又撐了十年,才駕崩仙去。
武帝認為女兒運道奇特,能給他帶來福氣,因此在位期間,幾乎對趙惜有求必應。
說回習武一事,武師父們挨了罰,自然有怨氣,開始針對趙惜,對她很是嚴厲。他們覺得一個小女娃學什麼拳腳功夫,說出去不是笑掉别人大牙嗎,企圖讓她知難而退。
誰知趙惜跟個武癡似的,每天醒來除了吃喝拉撒,跟武帝和太子打完招呼,就沉迷練武不可自拔。
她無憂無慮的,腦子不想其他事,時間又非常充裕,成長可說迅速,很快便可以和武師父過招了。
反觀太子要趕時間去文華殿上課,光講課老師就好幾個,學的東西還賊多,相應的分給練功的時間就少。
以緻後來……太子弱冠少年打不過未滿十歲的小豆丁妹妹。
武師父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看走了眼,但有些觀念根深蒂固,他們即使認可趙惜,也還是很嫌棄就是。
除練武之外,她弓馬騎射這些戰場上的技藝,耍起來也猶如家常便飯。
及笄那年,太子早已經是皇帝,準備給她選驸馬。
趙惜不想從此落于後宅,跟那些夫人小姐們交際,拒絕了他。
然後帶着侍衛偷溜出宮,把京城适婚未娶的少年郎挨個收拾了一遍,連幾家喜歡流連青.樓的大齡……纨绔,都沒放過。
警告完他們,确定沒人敢尚公主,趙惜留下一句話,毅然出走了,“臣妹去投軍,皇兄勿念。”
由于長年習武,趙惜身手頗是矯健,換上男裝顯得英姿筆挺,俨然是少年郎的樣子。
混在軍中,平時還有兩個侍衛在旁邊打掩護,一直幹到了副将,鎮國老将軍也沒認出她是女兒身。
要不是皇帝一道口谕傳來,透露了她的身份,趙惜還打她的仗,殺她的敵呢。
不過……随後老将軍生了别的心思,想重用她,把她當接班人培養,就給皇帝上折子。
趙惜長期鎮守邊關,戎人年年來犯,雙方時不時就會打仗,光死在她手上的敵軍将領就兩隻手數不完。
隻可惜前世英雄事迹,已成往事。
趙惜伸握兩下拳頭,感受現在身體的力量。
原主不是毫無根基之輩,隻是不知什麼原因,讓她疏于鍛煉,以緻退步很明顯。
習武極少有速成之法,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②,需要日複一日打磨錘煉自身。
眼下破局,她唯有找到桌腿最薄弱的那個點,堅持不懈地重複擊打,才能把桌腿弄斷。
這個辦法與水滴石穿同理,要做成功,雙手可能得吃大苦頭。
說做就做,繞着方桌走了一圈,趙惜仔細觀察整個桌子的榫卯結構,終于确定了可行性方案。
就在她準備動手時,眼前綠光閃動,忽然出現個卷軸。
趙惜吓了一跳,看清是無字書後,感到驚喜無比。她着實沒想到,無字書被毀後還能複原,并跟着她穿越來此。這裡人生地不熟的,無字書跟老鄉的定位沒區别。
可根據以往經驗,閃綠光不是什麼好兆頭。死前的崩潰情緒再度染上心頭,讓趙惜滿腹喜悅消失無蹤,轉變成絕望與恐懼。
她覺得自己瘋了,明明發誓不再利用無字書的能力,卻又超想打開,瞧瞧預知了什麼。
與之相比,好似弄斷桌腿,逃離這裡都顯得微不足道起來。
無字書但有預知,通常不久便會發生其事。
趙惜恨得咬緊牙關,罷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③,所幸不是好兆頭,先看看内容,用不用在她。
卷軸緩緩朝着兩邊展開,一段文字顯現出來:
【人販子回到住處,見同伴都不在,便想猥亵你。然後發現你醒了,怕鬧出動靜,隻能把你再次打暈。之後幾個人販子看你高挑漂亮,合計将你高價賣到國外去,不料你被傷得過于嚴重,醒來後變成了傻子。人販子不想花錢給你醫治,轉天就把你賣到了偏遠小山溝裡。】
趙惜:“!”
“找死!”一掌拍在方桌上,她掌心被震得火.辣辣的,翻過來查看,掌心外圍充血嚴重,變得紅通通的。
等冷靜下來,她意識到這次預知的内容,透露出一個消息:現在這鬼地方,是拐子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