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蘭回去就和家裡人商量,把兒子送去念書。
家裡人自然沒意見,他們家又不缺錢,加上兒子在家真的不行了。
周明朝最開始的時候,老實一兩天,知道誰是壞的。
後面就在村裡,同齡的娃娃就那麼幾個,又混到一起了。
胡翠蘭是今天賠隻雞,明天賠隻鴨,有時候都不知道是不是兒子做的,也要去背鍋,胡氏也是沒法子的事了。
“就送去念書,不求他出息,起碼不能在村裡招貓逗狗。”
“是啊,把明朝送去念書也好,省得其他小畜生遭的孽,也讓我的明朝背鍋。”周老太太黑着臉道。
這周明朝做了錯事,胡翠蘭自然要賠錢,胡翠蘭賠錢倒是痛快,但是周明朝的屁股就……
老太太最疼孫子了,看到兒子哭,哪裡舍得,就覺得是别人帶壞了孫子,要不是那次為何……明明不是孫兒的,非賴到孫兒頭上。
周老頭也是一樣的,孫子天天被打,家裡天天賠錢,賠錢是小事,但是孫兒天天挨打,他哪裡舍得啊。
“明日去問問束脩多少錢,我們送明朝去就是了。”
胡翠蘭笑着道:“沈家大哥兒就在鎮上念書,是一會兒去問問。”
“别一會兒去了,就現在去。”周老太太對兒媳婦道。
“唉,好,娘我現在就去。”
胡翠蘭到了沈家,沈老太太剛好在拔草。
“嬸子,在家呢?”
“呦,翠蘭來了。”
“嗯。”
“有點事想找嬸子打聽打聽。”
“你說就是了。”
“是這樣的,嬸子我家那皮猴子,天天在家皮,我想着送他去念書,這束脩不知道多少想來問問。”
“這是我娘種的白菜,拿來給嬸子嘗嘗。”胡翠蘭把東西放下,笑眯眯道。
“哎呦,來就來了,還拿什麼東西啊。”
沈老太太嘴上客氣,臉上都是笑容可一點也沒落下去。
“應該的。”
“那你進來,我跟你細說。”
沈老太太拉着胡翠蘭坐下,笑着道:“你來問我,可算問對了。”
“這鎮上的書院,價錢可不便宜,還要準備什麼勞什子拜師禮,這一套下來,沒有十兩銀子,這可拿不下來。”
“要這麼多呢”
“可不是嘛?”
“你看看我們家大哥,束脩就是八兩銀子,平日裡的筆墨起碼要二兩銀子,還有每天的牛車,時不時要買書,這又要銀子。”
“那可得要不少錢。”
“唉。”
“你家明朝去啟蒙的話,七兩銀子的束脩是要的,還要拜師禮,臘肉,芹菜什麼的,這些五百文是要的,筆墨紙硯這些,好點的一兩銀子,差點的三百文。”
沈老太太歎口氣道:“再者就還有中午的一頓飯,隻能在外面吃,這一天起碼就是三文錢,我家孫兒一般都要五文。”
“這樣費錢啊。”
“這還算好的,我家大兒子,如今是秀才,更加費錢。”沈老太太雖然是在抱怨,但是語氣裡的自豪都蓋不住。
胡翠蘭笑道:“雖然秀才郎費錢,但是若是出息了,以後就是官身,嬸子可就享福了。”
沈老太太聽到這話,露出一抹笑道:“讨你吉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