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地方安頓下來之後,林曉和趙宇度過了一段難得的很平靜很溫馨的時光。
然而生活的平靜忽然被意外打破。疫病仿若一頭兇猛且難以馴服的洪荒巨獸,以排山倒海之勢洶湧襲來。
城中的大街小巷彌漫着刺鼻的藥味,患病之人的痛苦呻吟聲交織回蕩,聲聲刺痛人心。平日裡,那些備受尊崇、醫術精湛的大夫們,此刻面對這前所未有的詭異病症,皆是雙眉緊蹙,眼神中滿是焦慮與無奈。他們翻遍醫書,嘗試了各種常用的藥方,卻都如泥牛入海,毫無效果。患者們的病情不僅未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高燒不退、上吐下瀉,身體日漸虛弱,生命在病魔的肆虐下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恐懼與絕望如同厚重的陰霾,沉甸甸地籠罩着整個州府,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州府的刺史眼見這慘狀,心急如焚,仿佛熱鍋上的螞蟻,坐立難安。他深知,這場疫病若不能盡快得到有效控制,整個州府必将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百姓的生命、州府的繁榮都将毀于一旦。于是,他當機立斷,火速下令,派遣麾下衆多精明強幹的手下,如四散的飛鳥,奔赴州府的四面八方,不惜一切代價,四處尋訪醫術高明、能妙手回春的醫生。一時間,整個州府都忙碌起來,尋找名醫的消息傳遍了每一個角落。
就在衆人絞盡腦汁、四處碰壁之時,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人向心急如焚的刺史提及了林曉和趙宇用草藥巧妙救治百姓的事情。那人詳細地描述着林曉和趙宇如何憑借對草藥的獨特理解,将看似普通的草藥搭配在一起,治愈了不少疑難雜症。刺史聽聞,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間亮了起來,仿佛在無盡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他立刻吩咐下去,挑選幾個最機靈、最可靠的手下,準備了一份豐厚的禮物,其中有珍貴的綢緞、精美的瓷器,還有沉甸甸的金銀,務必以最誠摯的态度,前往林曉和趙宇的住處,懇請他們出山,拯救州府内深陷疫病痛苦深淵的百姓。
親信們不敢有絲毫耽擱,迅速挑選了幾匹快馬,馱上裝滿珍貴綢緞、精美瓷器以及沉甸甸金銀的箱子,風馳電掣般朝着林曉和趙宇的住處奔去。一路上,他們馬不停蹄,餓了就啃幾口幹糧,渴了便在路邊的溪流匆匆喝上幾口水,一心隻為盡快趕到,完成刺史交代的重任。
終于,他們抵達了林曉和趙宇的居所。親信們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衣衫,上前恭敬地敲門。門開了,趙宇看到門外站着幾位神色匆匆卻又滿臉恭敬的陌生人,不禁面露疑惑。為首的親信趕忙上前,行了個大禮,說道:“想必您就是趙宇公子,在下奉州府刺史大人之命,特來拜訪。刺史大人聽聞公子和林曉姑娘醫術高明,巧用草藥救治百姓,如今州府疫病橫行,百姓苦不堪言,懇請二位出山相助,救救州府的百姓。” 說着,他示意身後的人将禮物呈上前去。
趙宇将信将疑,這時林曉也走了出來。親信又将這番話對林曉重複了一遍。林曉和趙宇對視一眼,從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樣的擔憂與不忍。他們深知疫病的可怕,也明白百姓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沒有絲毫猶豫,便答應了刺史的請求。
二人跟随親信來到州府後,立刻着手準備救治百姓。他們先在州府的一處寬敞庭院中設立了臨時醫館,而後多次往返空間,查閱空間内的醫書。好在空間雖然靈力大減,但是一些孤本和有用的醫書尚在。大體修整好之後,他們命人搬來桌椅、藥櫃,又将帶來的草藥一一擺放整齊。此時,已有不少患病百姓在家人的攙扶下陸續趕來。
林曉站在醫館門口,看到一位面色蒼白、咳嗽不止的老者被家人攙扶着走來,她趕忙迎上前去,将老者扶到椅子上坐下,輕聲說道:“老人家,您别着急,慢慢說,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不舒服的?都有哪些症狀?” 老者一邊捂着肚子,一邊艱難地描述着自己的病情,林曉則專注地傾聽,不時輕輕點頭,還伸手輕輕為老者撫背,以緩解他的咳嗽。待老者說完,林曉伸出手,輕柔地搭在老者的手腕上,仔細感受脈搏的跳動,眼神中透着專注與專業。她微微皺眉,思考片刻後,轉頭對趙宇說道:“宇哥,這位老人家是受了疫病侵襲,體内陰陽失調,需用清熱、潤肺,之瀉固本、解毒的草藥。”
趙宇立刻打開藥櫃,熟練地挑選出幾味草藥,放在秤上仔細稱重。他一邊稱重,一邊對林曉說:“曉兒,你看這黃備再加三錢,知子用二錢,再加上這潤肺的百想五錢,如何?” 林曉走上前,查看了一下草藥,點頭贊同:“嗯,再加三錢金針草增強解毒之效。” 兩人配合默契,很快将草藥配好,遞給老者的家人,并詳細叮囑:“這些草藥要先浸泡半個時辰,然後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煎一個時辰,一天分三次服用,服藥期間要讓老人家多休息,飲食清淡些。”
接着,又有一位年輕母親抱着孩子匆匆趕來,孩子小臉通紅,哭鬧不止。林曉心疼地接過孩子,輕聲哄着,安撫着孩子的情緒。她仔細查看孩子的舌苔,又摸了摸孩子的額頭,對趙宇說:“這孩子是疫病引發的高熱,得趕緊退熱。” 趙宇迅速調配好一劑專門針對小兒的清熱退燒草藥,還從藥櫃中拿出一個精緻的小藥瓶,裡面裝着他特制的小兒安撫藥丸,對年輕母親說:“這草藥煎好後,分多次喂給孩子,每次少喂一點,别嗆着。這藥丸也給孩子含着,能讓他安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