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問道:“你可記得幾年前,趙福和趙宇父親之間的銀錢往來?此事關乎重大,你須如實說來。”
錢莊掌櫃回憶了一下,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回大人,小的記得。當年趙福來找趙宇父親,說要借一筆錢做生意,趙宇父親心善,看他可憐,便借了。當時還是小的幫忙辦理的手續,隻是時間久了,具體數額記不太清了,但确實是趙福借了趙宇父親的錢。小的經營錢莊多年,向來誠信為本,不敢有半句假話。” 說着,他從懷中掏出一本泛黃的賬本,上面詳細記錄着當年的借貸信息。
趙福聽到這裡,如遭雷擊,整個人癱倒在地,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焦距。他知道,自己的謊言被徹底揭穿了,一切都完了。刺史一拍驚堂木,怒喝道:“趙福,如今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何話可說?你意圖訛詐,擾亂公堂秩序,罪不容恕。來人,将趙福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趙福被押走時,仍在不停地叫嚷着,但聲音越來越遠,漸漸消失在大堂之外。林曉和趙宇心中那塊沉甸甸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他們相視一眼,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欣慰。兩人走到刺史面前,深深鞠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林曉眼眶泛紅,說道:“大人,多謝您明察秋毫,還我們一個公道。若不是您主持正義,我們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刺史微笑着說道:“你們二人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為州府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這本就是我應該做的。如今此事已了,你們二人也該好好籌備成親之事了。”
從衙門出來後,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暖洋洋的。林曉和趙宇的心情格外舒暢,仿佛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他們手牽着手,漫步在街道上,開始暢想着即将到來的婚禮。回到醫館,州府的百姓們得知他們勝訴的消息,紛紛前來祝賀。有人主動幫忙打掃被趙福折騰得一片狼藉的醫館,有人送來自己親手做的喜餅,還有人在街頭巷尾傳頌着他們的故事,誇贊他們的堅韌和善良。
成親那天,陽光明媚,天空湛藍如寶石,幾朵白雲悠然飄蕩,仿佛也在為這對新人送上祝福。整個州府都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中,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醫館被布置得煥然一新,紅色的燈籠高高挂起,喜慶的對聯貼在門上,随風輕輕飄動。林曉身着鳳冠霞帔,那鳳冠上的珠翠閃閃發光,霞帔上繡着精美的圖案,栩栩如生。她美得如同仙子下凡,白皙的臉龐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趙宇穿着紅色的新郎婚服,英姿飒爽,整個人容光煥發。他們在衆人的祝福聲中,緩緩步入婚姻的殿堂。州府的百姓們圍在四周,紛紛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刺史也親自到場恭賀,他笑着說道:“今日二位喜結連理,實乃州府一大喜事。願你們夫妻二人,恩恩愛愛,白頭偕老,繼續為百姓造福。”
婚後,林曉和趙宇的生活甜蜜而幸福。他們依舊每日在醫館忙碌,為患者診治疾病。日子過得平淡而充實,每一個忙碌的瞬間都充滿了溫馨。一年後,林曉順利生下了一個女兒。小家夥粉雕玉琢,十分可愛,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透着機靈勁兒。趙宇看着女兒,笑得合不攏嘴,給女兒取名為 “念恩”,寓意着要時刻銘記那些幫助過他們的人。
随着念恩的成長,她展現出了過人的聰慧。還在牙牙學語時,就能準确地辨認出醫館裡的一些藥材,每當她用稚嫩的小手拿起藥材,奶聲奶氣地說出名字時,林曉和趙宇都驚喜不已,心中滿是驕傲。醫館的生意也愈發紅火,前來求醫的患者越來越多,林曉和趙宇每日都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們樂在其中。
在醫館的旁邊,新開了一家飯館。飯館的老闆娘是個爽朗的女子,名叫翠娘。翠娘性格直爽,為人熱情,一來二去,與林曉和趙宇漸漸熟絡起來。一日,翠娘懷孕後,突然身體不适,腹痛難忍。她的丈夫慌了神,看着翠娘痛苦的模樣,心急如焚,急忙将她送到了林曉的醫館。
醫館内,人來人往,十分忙碌。林曉正在為一位患者把脈,看到翠娘被扶進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快步走了過去。
她讓翠娘坐下,安撫道:“翠娘,别着急,我先給你看看。” 說着,便伸出手,輕輕為翠娘把脈。林曉的眉頭微微皺起,仔細感受着脈象,心中暗自思忖:這脈象虛弱,且有些紊亂,再結合翠娘的症狀,應該是孕期染上了風寒,再加上情緒有些波動,所以才腹痛。
診斷後,林曉擡起頭,微笑着對翠娘說道:“翠娘,你這是孕期染上了風寒,再加上情緒有些波動,所以才腹痛。不過你放心,我開幾副藥,按時服用,很快就會好的。”
說着,林曉便提筆開方,一邊寫,一邊叮囑翠娘的丈夫:“這藥要先浸泡半個時辰,然後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煎一個時辰,一天分三次服用。回去後,多讓翠娘休息,飲食要清淡,還要注意讓她保持心情舒暢。”
翠娘的丈夫感激地說道:“林大夫,太感謝您了。若不是您,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翠娘這一病,可把我急壞了。” 林曉微笑着說道:“别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你回去後,多照顧翠娘,有什麼情況随時再來找我。”
在林曉的悉心治療下,翠娘的身體逐漸康複。她對林曉和趙宇更加感激,時常送一些自家飯館做的美食到醫館,有時是香噴噴的包子,有時是美味的點心。林曉和翠娘也因此成為了好朋友,兩家的關系愈發親密,時常互相走動,分享生活中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