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宮灑掃宮女:簡言之,女性統治者做的再好,也會惹人微詞,因為天生就是在當時的社會中屬于不合祖制,隻能成為皇權的附屬品,很難說真正掌握過至高無上的權勢。】
【高祖:她盡力了……朕自秦末喪亂以來,諸多轉折委曲,本就該稱謝她。】
(彈幕飄過)
【戚夫人哭暈……】
【也算是為呂後正名了,怎麼看的我還有點感動。】
【能有這樣一位膽識過人的夫人是他的福氣。當初高祖馬車抛下兒女,夫人入楚軍營帳當人質。高祖所謂的舍小家為大家,呂後都能隐忍,自家兄弟還鼎立以助劉氏。如此大局觀,呂後本來做什麼都會成功的。】
【高祖:……朕的錯咯。】
臨朝稱制的第八年,呂後再難支撐,死于未央宮,并留下诏令大赦天下。同年,諸呂反,朱虛侯劉章、周勃、陳平、灌嬰裡應外合,阻止作亂,誅殺諸呂。
【昆明池的魚:有時我會想,呂後若能再支撐幾年,呂産他們會反的那麼快嗎?感覺呂後的原則性還是很強的,可能會制住這幾個兄弟子侄,不至于太過難看。】
【上林苑的駱駝:其實我覺得漢初還是因為有劉邦和呂雉這對夫婦才能過渡到文景之治,若非高祖還算是個有人情味的人,諸呂起兵時,宗室朝臣恐怕很難擰成一股繩子隻為力保劉氏江山。
尤其是班固寫朱虛侯、周勃在這場宮闱之變中的運籌,三言兩句,力量感和信念感極強,這裡倒是突然太史公附身,寫的沒那麼幹了。】
【昆明池的魚:呂祿的種種行徑倒是側面說明,呂氏的确是一個陰盛陽衰的家族,女子反而都頗有血性,男子倒多半有勇無謀,庸碌無為。】
【桂宮灑掃宮女:确實。《漢書》在高後紀這一卷最後寫到這場宮闱之變時,說起上将軍呂祿被周勃的人勸動,呂産都沒發話呢,自己已經軟弱地決意交出兵權,恰好出遊時路過姑姑呂嬃家時,被其痛罵:“汝為将而棄軍,呂氏今無處矣。”
這位是呂後的妹妹,說話還是非常擲地有聲的,可惜家中這幾個子侄屬于又菜又愛玩。呂太公怎麼這麼會養女兒,簡直神奇。】
【高祖:這話說得有理,畢竟又把盈兒養出了個優柔的性子,看來真是家族問題。這在你們這時代人這裡叫什麼來着?】
【昆明池的魚:基因。】
【高祖:嗯,呂氏基……因一到男子這就出事。】
【衆人:……】
(天幕上繼續現出原文)
贊曰:高後女主稱制,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罰罕用,民務稼穑,衣食滋殖。
【昆明池的魚:看來班固評價還是相當高的,史官筆觸的溫情就在于客觀陳述,實情而贊。】
【桂宮灑掃宮女:可惜諸呂起事,幾乎傾覆了她一生的心血聲名,家中親眷也沒留下一個,全都被誅殺了個幹淨,如此殘忍,不知道她會作何想。】
【高祖:這事兒可跟朕沒關系……别又起承轉合來罵朕。】
【昆明池的魚:倒是挺熟悉二十一世紀互聯網的通行證——給自己找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