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元二年,昭帝給霍光、上官桀封侯。冬天,派遣擅長射術的戰士在張掖和朔方郡屯田。
始元三年,鳳凰出現在東海上。
始元四年,立上官桀孫女上官氏為皇後,大賜長公主、将軍、丞相、列侯、中二千石以下及宗室等人錢帛。
始元五年,追尊皇太後父親為順成侯。夏陽縣有男子名張延年,自稱衛太子,因妄言被斬。昭帝下诏停止天下各亭養母馬,停用馬弩關。封皇後父親上官安為桑樂侯。
【昆明池的魚:哈哈哈突然想到,昭帝時期的诏書的确在文筆上大遜于武帝朝,随便挑始元五年的原文給大家分享一下:
“朕以眇身獲保宗廟,戰戰栗栗,夙興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雲有明。其令三輔、太常舉賢良各二人,郡國文學高第各一人。”
在語言和用典上顯然是非常遜于之前在武帝紀中給大家分享的诏書内容,題外話,我愈發覺得可能這些诏書還真是皇帝自己撰寫的,并沒有太多假借中朝或者三公之手。
小弗陵寫的還是相對質樸一些,而曆史上有知名作為的帝王,除了衆所周知的爛詩大王乾隆老師,其實無論出身如何,在文學創作上都有比較好的天賦。這一點還是蠻奇妙的。
無論是高祖的《大風歌》對吧,武帝的诏書和短辭都還是很蘊藉的,曹操就不必說了,比較少提的趙匡胤還有朱元璋其實在寫詩上都有一些比較宏大,通天貫地的氣象,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搜來讀一讀。
即便大多草莽出身,卻有天然而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或許他們就是天生的号召者和政治家。】
【氣運之子邦:謬贊了,但朕寫的肯定比什麼“虞兮虞兮奈若何”要稍微大氣一些哈哈。】
【昆明池的魚:有沒有一種可能老劉家的史官也沒那麼愛提項羽寫過什麼東西……】
【氣運之子邦:不信算了。】
【飛廉館的小僮:哈哈哈哈哈哈不過這麼看,昭帝寶寶對上官桀一家真的挺好的,甚至感覺整體政治集團比霍光這邊要強大不少。】
【昆明池的魚:昭帝似乎在始元五年又開始思念鈎弋夫人,追封了自己的外祖。
這一年居然還發生了衛太子還魂這種drama的事情,側面看出劉據生前的政治影響力。即便昭帝已經穩紮穩打在霍氏和上官氏之間斡旋,且時常還利于民,卻還是有人在追憶衛太子,無論是否是為叛亂找的正統噱頭,還是對衛太子的叫魂,都顯示出劉弗陵面對的政治環境絕對非常之複雜,依然可以說是内憂外患。】
【武庫執吾人:這一年昭帝做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武帝朝的一項政令。武帝時由于四處征戰,十分缺馬匹,所以下令在全國範圍内各個亭畜養母馬以繁衍,消耗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且還設置了一個馬弩關的東西,類似于我們今天的進出口檢查站,對出關的馬匹和弩機都要設置一定的标準,比如弩機重十石以上,不得出關。
而昭帝徹底給大家卸下了擔子,側面能夠反映出這個時候中原馬匹畜養其實是夠用的,因為這個時候不是沒有域外的騷動,昭帝能這麼果斷的還民休養,說明至少在軍隊用度上是足以應對外部變化的情況的。】
始元六年,昭帝開始商議罷除鹽鐵和酒業國家專營專賣。這一年,持節在匈奴十九年的蘇武回到長安,昭帝大行封賞。秋天,正式廢除酒業專營。
元鳳元年,昭帝給長公主增加食邑。這一年,宗室裡泗水國王離世後,沒有後嗣,本要除國,但是昭帝聽聞後宮有遺腹子,是地方上沒有及時上報,昭帝憐惜這個孩子,立他為泗水王。
九月,長公主、燕王、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謀反。
一開始,上官桀父子與霍光争權,以燕王旦的名義上書陳詞霍光之罪,昭帝反應過來其中的問題,以後再有人說霍光不是,昭帝直接說:
“大将軍國家忠臣,先帝所屬,敢有谮毀者,坐之。”
【昆明池的魚:霍氏和上官氏之間其實積怨已久,但是我們細品昭帝紀,其實可以發現昭帝一直在用各種封賞來擡高和籠絡上官一系,長公主和上官皇後都是自己最親的人,皆與上官氏有關,而霍光其實在頭銜封賞上較為低調。
但霍光才是那個真正與昭帝關聯更緊密的人。
給上官氏榮耀,給霍光輔政實權,不得不說,這是劉弗陵非常聰明的地方。
14歲識破政治傾軋,力保霍光,這一點在後世其實有非常高的評價,已經是一個完全能獨當一面的統治者。】
【氣運之子邦:朕以為,保霍光一事,破上官氏燕王旦勾結,于大漢來說是舉足輕重的一步,若無此舉,前功盡棄或有之。】
【上林苑的駱駝:劉弗陵的确是個有魅力的君王。主要還在鹽鐵之議上,漢武鹽鐵酒業專營雖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國家财政困難的問題,但卻加劇了社會分化和矛盾,劉弗陵能有魄力議論廢除,足以見得他有親政能力。
可惜在歲壽太短,政治生涯後期他始終貫徹還民以利、還民休息的政策,把西漢恢複到一個相對穩定、各得其所的狀态。
如果他能多得數十年,非常好奇他與霍光之間又會有什麼樣的際遇,這一對也可說是師生之誼了。當幼帝長成,羽翼漸豐,政治聲望和手段更加完備,霍光這個大将軍又會如何面對這樣一位帝王,和權力的微妙轉接呢?
可惜曆史不會讓我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