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說,此時成帝連繼嗣都沒有,更是在太後面前擡不起頭來。】
【上林苑的駱駝:趙合德謀害皇嗣這事兒,究竟是給成帝不育整的一處托辭,還是确有其事,我感覺真不好說。
我完全不信在皇權這種制度下,一個女人一己之力能在後宮為所欲為,尤其是在子嗣這麼關鍵的問題上,王太後也得出手啊。
而且趙飛燕作為皇後,如果她真的夠聰明,就應該知道沒有一個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孩子,後位簡直毫無意義,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妹妹如此為所欲為。
綜合來看我傾向于成帝自身的生育能力有一定的問題。】
【武庫執吾人:我覺得整體其實就是展現出西漢帝王對外戚勢力幾乎是難以擺脫的一個狀态,太後這個位置上能人也是很多,這是西漢的一大特點,好像無論她們做女兒家時如何,待走向女性最高掌權者這個位置上,都有殺伐果斷的能力。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她們都有一個龐大的家族。
反而顯得皇帝形單影隻。】
綏和二年,成帝崩逝于未央宮,還是回到了延陵下葬。
【昆明池的魚:成帝給人一種一生在怪圈裡打轉的感覺。
在郊祀禮選址上反複。
在死後陵墓選址上反複。
在趙氏與王氏之間猶疑。
終究應怪世非承平。
若是承平之世,又怎會有世人指摘,難辭其咎。
天下太平,便隻會是帝王順天應時之力。
可惜在一個朝代走向衰微的時候,無力回天是大勢所趨,又怎能怪罪在一人的優柔性情上。
班固在贊辭裡提及姑姑班婕妤,說起班婕妤在宮中對成帝的觀察,成帝美姿容,“尊嚴若神”,進退有度,不愧是個熟稔經書的君子。
班氏隻道一點缺陷,耽于酒色。我自然是不以為然的。
從成帝曆年诏書内容來看,他熟稔儒學精義,可稱理政勤勉,耽于酒色誤政之事更是一件都沒有。
若因趙氏姐妹受寵,成帝無後嗣,便稱私德有虧而有大過,這實在是曆來的誤區了。
班固自己從未有過如此武斷之論,而多稱其“博覽古今,容受直辭。”
在我看來,成帝也就是誤在優柔性情上了,若像他的幾位先祖一般落子無悔,也許他能再活的長久些,四十幾歲壽終,很難不覺得是有郁結在胸。】
【氣運之子邦:你怎對他如此寬容?感覺朕的大漢要玩兒完了。】
【昆明池的魚:我是就事論事。這時候你來也不好使。】
【氣運之子邦:不過你說的對,性情的确于人有決計之用。這一點,待你們更大些,會更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