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錦心調試光譜儀時,腕間的八卦圖突然發燙。她将實驗服袖子往下扯了扯,指尖拂過培養皿裡泛着翡翠光澤的紫蘇葉——這是用千分之一濃度靈泉調配的"生物活性酶"澆灌的樣本。
"小田,農科院的檢測結果出來了!"王教授舉着報告沖進實驗室,老花鏡片上還沾着咖啡漬,"你研發的活性酶溶液裡含有新型植物生長因子,抗病毒指标超出常規制劑三十倍!"
移液槍裡的透明液體泛起漣漪。田錦心凝視着特制玻璃瓶裡的淡金色溶液,這是她精心設計的障眼法:在靈泉原液中混入海藻糖與微量元素,實驗室登記表上标注着"複合微生物發酵液"。
"可能是某種共生菌群的代謝産物。"她調出三個月前就開始準備的假數據,"您看,這是從秦嶺古樹根系分離的菌株培養記錄。"
窗外蟬鳴突然尖銳起來。王教授盯着培養箱裡逆季節開花的黃瓜藤,全然沒注意田錦心藏在手套下的八卦圖正泛着微光。昨夜子時她調配溶液時,陰陽魚在玻璃器皿投下的虛影,讓培養液泛起了同樣的淡金色。
當"新型生物催化劑"的課題組成立時,田錦心特意在實驗室角落擺了個陶瓷風水擺件。沒人知道魚嘴對着的方位,正藏着滴漏收集靈泉的微型裝置。
"田學姐,3号培養皿出現異常菌斑!"研一學弟舉着顯微鏡照片跑來時,田錦心正在給盆栽茉莉澆水。葉片上滾落的水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這是稀釋十萬倍的白色靈泉。
她掃過照片上蓮花狀的金色紋路,心跳漏了一拍。上周不慎打翻的培養液,果然在培養基留下了八卦圖紋的菌落形态。"可能是新型菌株的代謝結晶。"她面不改色地抽出準備好的論文,"正好可以補充到第四章微生物形态學部分。"
深夜的實驗樓天台,田錦心将最新樣品封入液氮罐。月光下,學生會主席顧明洲的單反鏡頭閃過寒光。這個總戴着銀邊眼鏡的富二代,已經連續三周出現在她的實驗動線裡。
"田學妹的微生物制劑,檢測不出任何已知菌株的DNA序列。"顧明洲晃着手中的質譜分析報告,鏡片反光遮住了眼神,"倒像是......某種能量結晶?"
田錦心白大褂口袋裡的陶瓷瓶突然發燙。她後退半步,腳跟碰到天台邊緣的薔薇花叢——這些本該凋謝的秋日薔薇,正因沾染了靈泉廢液而逆時綻放。
"顧學長若是對課題感興趣,明天可以來聽組會。"她将液氮罐鎖進密碼箱,箱體溫度顯示屏上跳動的數字突然定格在八卦卦象對應的8.88℃。
次日清晨,生物系論壇被一組照片刷屏:顧明洲的無人機航拍中,試驗田的作物竟自然生長出太極圖案。田錦心站在實驗室窗前,看着自己昨夜故意潑灑的靈泉廢液,在麥田裡勾勒出完美的陰陽魚輪廓。
"這是新型播種機的定位誤差。"她将連夜建模的播種路徑圖投屏,"至于菌斑形态......"顯微鏡畫面突然切換成八卦紋路的屏保,"最近在研讀《天工開物》,算是科研之餘的小趣味。"
田錦心靠着自己的研究,在生物科技領域嶄露頭角,吸引了各路人馬的注意!
她跟顧“明洲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複雜,時而親密,時而疏遠!
田錦心從小就對父親的印象很模糊。在她的記憶裡,隻有母親忙碌的身影,和姐姐偶爾講起的關于父親的隻言片語。母親是個堅韌的女人,一個人扛起了撫養她和姐姐長大的重擔。在田家村那間破舊的屋子裡,昏暗的燈光下,母親每晚都在為别人縫補衣物,換來微薄的收入,支撐着這個家。
小時候,田錦心看着母親疲憊的面容,忍不住問:“媽,爸爸呢?”母親總是停下手中的活,輕輕撫摸她的頭,眼中閃過一絲悲傷,說:“爸爸去了很遠的地方,他會在天上看着我們的。”田錦心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小的心裡對父親充滿了好奇。
随着年齡的增長,田錦心從姐姐那裡得知,父親的死可能和家族的秘密有關。據說父親曾參與了顧明洲爺爺對田家村地脈的研究,後來不知為何,突然離世。這個消息讓田錦心對父親的死因充滿了疑惑,也在她心裡埋下了探尋真相的種子。
進入大學後,田錦心選擇了生物系,她希望能從專業知識裡找到一些關于父親研究的線索。在這裡,她遇到了顧明洲,那個有着溫暖笑容和清澈眼神的男孩。顧明洲對攝影和植物研究的熱愛,與田錦心不謀而合,兩人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一天,顧明洲偶然提起爺爺書房裡那本1982年的考察筆記,提到了田家村地脈異常,疑似存在生命能量場。
田錦心聽到這些,心裡猛地一震,她意識到這可能和父親的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于是,她向顧明洲坦誠了自己父親的事情,兩人決定一起探尋這個隐藏多年的秘密。
他們回到田家村,找到了母親。母親看到他們回來,眼中滿是慈愛。當田錦心再次問起父親的事情時,母親沉默了許久,最終走進裡屋,拿出一個陳舊的木盒。
木盒裡裝着父親當年的研究資料,還有一些與顧明洲爺爺的往來信件。從信件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研究引起了一些不法勢力的關注,這些勢力試圖搶奪研究成果,用于非法目的。
父親為了保護研究資料和村子的安甯,與他們進行了激烈的對抗,卻不幸因此喪命。
田錦心看着這些資料,淚水模糊了雙眼。她握緊拳頭,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堅定。顧明洲輕輕抱住她,說:“錦心,我們一起查出真相,讓那些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