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千秋歲引【明穿】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當晚,高拱、張居正、高儀俱各在文淵閣當值,真是行忘止、食忘餐,巴到第二日下午酉牌時分,就有太監倉皇跑來報信:聖上已經龍馭賓天了!

九門封閉,喪鐘響徹整個京城。

内閣值房中哭聲一片,雖然衆人早有心理準備,但真正山陵崩時,仍是忍不住心中震動,三位閣臣遭遇帝王晏駕已不隻一次。上次則是隆慶皇帝的父親、世廟皇帝的賓天,算來内閣閣臣已是三朝元老。

衆大臣俱聽此噩耗,皆掩面涕泣不住,其中最傷心的該是高拱,邊哭邊喊,“聖上駕崩,奈何江山社稷之重,天啊!太子才十歲,這個天下可如何是好?!”

一番唱念做打,衆人都擺起車馬輪番上陣,一方極意奉承,一方盡力支陪,文人巧舌,自有宛轉,紛紛不一而衷。張居正是個老世事的,見衆人一時委決不下、隻無頭緒,他便上前勸道:“元輔,此時萬般事體,隻一件,非同小可。”

高拱這才揩幹了眼淚,與張居正對視一眼,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衆位各自回衙安守崗位,謹慎行事,這幾日一律在值房值宿,不能回家。正當多事之秋,大家多加體諒。”

說完環視四周,衆官員皆斂容作揖,高拱将目光投向打頭的一位潇肅端嚴的老者身上,此人正是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楊博。

“惟約,你掌铨,兵兇戰危,安全是重中之重,兵部事多承你費心。”

楊博是吏部尚書,百官之首,雖是文官出身,卻是文武全才,四朝老臣,二十七歲就步入官場,從陝西周至縣知縣幹起,四十多年來先後在十幾個衙門待過。地方官幹過巡撫,掌兵官當過薊遼總督,嘉靖朝就擔任吏部尚書,隆慶朝加封少傅兼太子太傅、少師兼太子太師,真正國朝幹臣。

高拱任首輔期間,分管吏部諸事,楊博一次都沒去内閣彙報過工作,倒是高肅卿那樣耿直意氣的性格,次次都去吏部衙門,主動找楊博商讨公事。概因楊博資格太老、履曆太厚的緣故。

張居正平日裡冷面、少和意,分管着兵部,每次見到楊博也都是恭恭敬敬,行禮如晚輩拜見長輩一樣。

高拱身為内閣首輔,牢牢将人事大權掌握在手中,楊博雖是吏部天官卻管理兵部之事,對此楊博亦是心中不豫。

但高肅卿豈是個讓人的?恭敬守禮是一回事兒,讓渡權力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待衆臣回衙,内閣開始一條一條部署:一、傳谕皇城各門内外官,嚴守衛慎關防。二、着通政使司,将大行皇帝訃告八百裡傳示各方。三、大行皇帝山陵之事,命禮部左傳郎王希烈往天壽山司職此事。四、一系列人事布防,通州參将署都指揮佥事聶大經分守山海關地方;湖廣辰州衛指揮佥事芮潮,以都指揮體統行事,守備鎮筸地方;采納梁夢龍建議,令河南按察司清軍道兼兵備,特給敕書關防,專轄開封府二十九州縣并宣武衛地方。

将這些事情忙完,已是掌燈時分。隆慶皇帝的梓宮早已備好,一切祭奠如儀,俱在奉先殿進行,小太子朱翊鈞以日代年守孝盡喪。

既是天柱傾倒,自然該是轟轟烈烈,隻是朱翊鈞跪在奉先殿的黑暗中,隻覺三丈以外皆是一雙雙觊觎、殘忍的眼睛,靜靜地評估着朱翊鈞這塊黃金點心,蓄勢待發地撲上來撕咬。

“宮内什麼安排?”朱翊鈞狠狠地閉上了雙眼,企圖讓片刻的黑暗令自己鎮定。

太監孫海披麻戴孝,隻答了四個字:“人心惶惶!”

朱翊鈞猛得睜開眼睛,再問道:“文淵閣呢?”

這下子太監孫海反倒是猶豫片刻,還是四個字:“纖毫無爽。”

本以為這話會令主子不悅,沒想到朱翊鈞聽了不怒反笑。高拱和馮保,一個外廷元輔、一個内廷大珰,遠仇近怨可不小。

“馮保這個座主,可不及元輔有本事。”朱翊鈞感歎了一句,也不轉身、也不回頭,仍是端正跪着,失笑問:“你覺得元輔和馮保誰能壓得過誰?”

這話吓得孫海一個激靈,‘砰!砰!砰!’三個響頭叩在地上,“主子,奴婢可不敢說。”

“這有什麼,不過是私室密語,皇考在上,不予降罪,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