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千秋歲引【明穿】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話說得十分厲害,馮保忙跪下答道:“先帝病時,太子殿下親自交代奴婢,題奏需篩選後呈報,随着太子殿下位尊九五,奴婢更加不敢違拗聖上口谕。今日這題本欲奏上,見萬歲爺在讀書,不敢打擾,所以先呈送娘娘這裡,娘娘謹慎敏微、德并無疆,亦可待聖上讀書後一同親啟。”

李氏這才點頭,将這題本拿起放在榻桌上,也并不禦覽,隻端起茶杯慢慢地嘬飲着,一長一短的問馮保,‘皇上這幾天心情如何’‘書讀到哪一章了’‘先皇的山棱之事如何了’。

馮保不由得一一詳細作答:“登基前萬歲爺就下诏,遣大學士張居正同司禮監太監曹憲在即位禮成後去勘察大行皇帝陵寝之事,聽說今日一早,張閣老就會同戶部尚書張守直,禮部右傳郎朱大绶,工部左侍郎趙錦,禮科都給事中陸樹德,江西道禦史楊家相,工部主事易可久,等前往天壽山潭峪嶺,複營視察山陵之事。”

馮保這話引出了李氏的思緒,她不由得點頭道:“張先生,倒是勤懇忠敏。”李氏想起來了,在先帝托孤時,張先生立于左後方,長得清瘦颀長、俊雅軒昂,話不多但每次都言之有物,語氣倒不像高先生那樣咄咄逼人,反而條分縷析、清晰明快,令人聽着如沐春風。

李氏自有心事,皇兒年幼,必然不能鉗制衆朝臣,一旦皇威不彰,就有社稷傾覆之危。皇兒能順利登基是好事,但是并不意味着萬事大吉了,孤兒寡母坐江山,極容易引起别人觊觎,史書上斑斑血痕皆是教訓,如司馬懿僭魏少帝曹芳,趙匡胤篡周恭帝柴宗訓,王莽奪漢平帝劉衎,一筆一筆,皇室中人之血染紅了登頂的階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這等關鍵時刻,能力高低尚在其次,忠心才是第一位的。内廷之中,比起原司禮監掌印孟沖,自小伴着皇兒的馮保更可靠。那外廷呢?高拱深得先皇信任,想來是材優幹濟,可是高拱能順服于先帝,能順服于十歲新帝麼?李氏深感憂慮,“我恍惚聽别人說,之前皇兒日講時,高閣老每次隻是行禮後就退下了,侍奉皇兒并不像侍奉先帝那樣恭敬?你掌管東廠,可聽說這個了?”

馮保道:“倒是有人因這事情彈劾過高首輔,隻是當時先帝龍體違和,實在也無心力去計較這些事情。倒是萬歲爺真是純孝之人,被先帝問起這事,因不忍心先帝病重再勞神,便替高閣老隐下了,還解釋說高首輔事多,便安排了張次輔協理,也算得上用心了。”

“哦?”李氏今日已經從馮保嘴裡第二次聽到張居正的名字了,心下不由得升起幾絲猜疑來,于是漫不經心地問道:“張次輔看起來倒是個周全人?你可熟悉他?”

馮保是誰啊?李氏的心腹愛将,不但李氏了解馮保,馮保也十分了解李氏,聽話聽音,李氏一問出口,馮保立刻警覺,“說熟悉也談不上,奴婢掌管東廠,日有日報、月有月報,這些朝廷棟梁身上都牽挂着要事,奴婢不敢馬虎,單方面熟悉衆人罷了。倒是張閣老一向謹慎守禮,私下裡從不與我們内監說話,也不知是不是文人的迂腐秉性,瞧不上咱輩。”

李氏這才滿意地點點頭,“你也别多心,我看張先生是個忠心的,不過是無偏無黨色罷了。”這話就是對張居正的行為十分贊賞了。

馮保揣摩李氏的心态揣摩得極為準确,他的回答明貶實褒,幾句話就打消了李氏的懷疑。

“還有一件事情,奴婢瞞了主子,真是罪該萬死!論理……”這音才吐半截忙又咽住。

“你隻管說,赦你無罪。”李氏稍稍坐正了身子。

馮保隻磕了一頭,道:“前幾天,李都督來請三千兩銀子修陰宅,被首輔駁回了,想來兩方鬧得不愉快。”

李氏聽聞頓時氣得柳眉倒豎,“這事兒我怎麼不知道?”

馮保一臉惶恐,忙跪地求饒,“欺瞞了娘娘,奴婢死罪,請娘娘聽奴婢一言,聽完再打死奴婢也無猶!彼時正籌備登基大典之時,不宜與首輔起龃龉。咱本想與李都督商量,能否過個幾天再行此時,李都督那邊又算好了時辰,萬萬不能延期,一時錢又不湊手,娘娘那幾天為了皇上登基的事情夜不安枕,哪裡能為這事情再去煩勞娘娘。于是我就做主,将我這幾年的積攢,并找司禮監幾個交好的一起湊了湊,勉強湊出二千六百兩銀子給了李都督,李都督那邊說減省些使用倒也勉強夠了,這就将事情搪塞過去了。奴婢笨想着,皇上登基為重,一切事情都要為這個大勢讓路。又見娘娘辛苦,一時不忍心煩勞娘娘,于是就隐瞞了下來。可這錯就是錯了,欺君之罪,奴婢甘願領罰!”

李氏一聞此言,便合掌念聲‘阿彌陀佛’,由不得趕着馮保叫了一聲,“好個貼心的奴婢!虧你心裡時時處處為我着想。我爹也是,什麼時候修陰宅不好,偏偏這個時候來裹什麼亂?!難為你想得這樣周全,照顧了李家的名聲體面,你一個月才幾個俸銀,卻不該讓你掏這項銀子,你放心,我自不會辜負你。”

李氏嘴上埋怨着父親多事,心裡自然是覺得高拱這個首輔目中無人,這樣的事情駁回便駁回了,也不曾上本解釋一二。再與馮保放在一起比較,哪個更貼心更得用,真是顯而易見。

正是:兩軍相峙立雙營,坐運神機決死生。萬裡封疆馳駿馬,一腔唇舌滿機阱。車行曲路當先道,近水樓台不遠征。等閑識得軍情事,片言功成定太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