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給古人盤點我推的曆史名人們 > 第6章 湯顯祖、馮夢龍

第6章 湯顯祖、馮夢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冥誓》中,柳夢梅向麗娘表明心迹:“生同室,死同穴。”他情深義重的誓言給了杜麗娘道出真相的勇氣,當杜麗娘說出自己是鬼魂後,柳夢梅雖然害怕卻并未辜負誓言,四處求藥助麗娘還陽。柳杜皆是有情人,又因緣分天注定,終于跨越了世俗的障礙,超越了生死。】

“好一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明以前文人的紛紛撫掌長歎,“韶光易逝,真情難求啊!”

【杜麗娘是湯顯祖筆下“至情”的化身,她能清楚地感知自己的感情,也敢于打破常規去追尋自己的心之所向。《牡丹亭》描寫的不僅僅是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其中更有對自我意識的追尋,對那個黑暗時代的控訴,對女性沖破封建壓迫和束縛的肯定和對自由的向往。

在明朝,理學與封建教條嚴重束縛了人們的個性,《牡丹亭》的出現無疑給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女性帶來了希望,激起了女性讀者自我意識的覺醒,在那個沉悶、窒息的年代,如此亮色足以引發女性對青春、美麗、生命的感慨與珍愛。】

“湯公确實為我們的生命帶來了一抹亮色。”一名正在翻閱《牡丹亭》的女子笑道,“他是懂情之人。”

【從徐聞到遂昌,從《邯鄲記》到《牡丹亭》,傳遞出的是湯顯祖濃厚的人文主義和終極關懷,在那個腐朽黑暗的社會裡,他對百姓的溫柔與對封建禮教的叛逆,于無聲處默默為芸芸衆生點燃着一簇簇心火。

所以,我們今天尊稱他為——中國戲聖。】

-

明·萬曆時期

“中國……戲聖?”朱翊鈞瞳孔微縮,這個結局是他未曾想到的。

湯顯祖也有些許失神,原來他寫的這些戲文也是有用的嗎?

-

明·崇祯時期

“湯義仍啊……果真是個千古逸才!”馮夢龍微笑着歎了一口氣,“今日知君真性情,唯恨當年未相識。”

-

“一個聖人,一個戲聖。”劉徹單手支着頭,另一隻手無意識地輕輕敲擊桌面,眉眼含笑地戲谑道,“這個明朝,倒是很令人羨慕啊!”

他不知道,自己身邊也有一個賦聖和一個史聖。

【說實話,我個人是很希望咱們的湯顯祖不止是中國戲聖的,但想想你明那個關起大門不怎麼願意往外走的海禁政策,嗯,屬實是有點做白日夢了。

同一時期,莎士比亞在西方的對外文化輸出下風靡世界,而我們的湯顯祖隻能在咱這一畝三分地裡傳播。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亞,而不知湯顯祖是誰,于是,當多年後世人終于後知後覺發現湯顯祖這個人時,便有了這樣一個稱呼“東方的莎士比亞”。

誠然,“東方的莎士比亞”确實是一個對湯顯祖的極高評價,但是,也有人會發出疑問:“為什麼隻有‘東方的莎士比亞’,而沒有‘西方的湯顯祖’呢?

呵,這不就要問你明了嗎?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國都在往外走,互相交流共同發展,就你明把自己鎖家裡當宅男,結果把自己落在别人屁股後面了,難評。雖然最後被西方列強用先進武器強行破開國門、開啟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史的時期是晚清,但海禁是從明開始的總沒錯吧?我們落後于西方也是從明開始的吧?】

-

明·萬曆時期

湯顯祖皺眉,“東方的莎士比亞”這個頭銜,聽上去真的令人不太舒服,倒不是他對那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莎士比亞有什麼意見,而是這個稱呼裡隐含着的,是一段在後世人口中華夏落後于西方的曆史。

“強行破開國門……”朱翊鈞臉色陰沉,任何一個皇帝聽到這樣的消息估計都不會開心,即便後世人說這件事發生在之後的清朝,但後世人也說了,現在華夏已經落後了。既然如今都能有光幕出現,焉知未來是否還會如後世人所說的軌迹發展?西方如今強大到什麼程度了?如果大明不強大自身,會被人提前打上門嗎?

-

明·洪武年間

“這小姑娘真是不說就不說,一說就是一個驚雷。”朱元璋頭疼地撫着額頭,“海禁……真的有那麼大的問題嗎?”

可是咱有咱的考量啊……

-

秦漢唐

什麼?!居然被外人打上門了!

嬴政、劉徹、李世民憤然起身,他們不約而同地擡頭眺望遠方。

大航海時代……中華民族的屈辱史……

原來在海外還有其他的強大國家嗎?

三位帝王眼中湧起戰意,既然後世吃了所謂西方的苦,那何不現在趁着他們尚未強大的時候讓他們俯首稱臣呢?

不過……三人收回目光,按捺住蠢蠢欲動的心,一切須得從長計議,不管怎麼樣,都得先把當下的任務完成再說。

【以我個人觀點來看,對于這兩位生于同期,死于同時的文學巨匠,無論是東方的莎士比亞,還是西方的湯顯祖,都是沒有意義的。他們處于不同的家國背景,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們都是偉大的,他們隻是他們自己。】

聽到這話,湯顯祖皺着的眉頭舒展開了。

是的,他隻是他自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