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曆捋完,就該到讨論辛陸兩位大家成就的時候了。】
【陸遊是南宋文學家、史學家。
在散文方面,陸遊的《入蜀記》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内容豐富、形式靈活、文字頗簡練。其随筆式散文《老學庵筆記》頗有史料價值,是南宋筆記的精品。同時,陸遊還善于骈文,其文集中有不少四六文精品。
在史學上,陸遊撰寫的《南唐書》辨前史之誤,補前史之失,其書卷數、人物雖不及馬令《南唐書》之多,但史料多經考證,“簡核有法”,在史料的增補保存方面有巨大價值。
此外,陸遊在書法方面也頗具造詣。陸遊擅長正、行、草三體書法,尤精于草書。其《自書詩卷》既保留着早年學習顔真卿、蘇轼書法的筆法風格和習慣用筆,又明顯地融會楊凝式行書、張旭草書的長處,無論是用筆、結字還是布白都與其詩渾然一體,明人程郇題跋為“詩甚流麗,字亦清勁”,是難得的書法佳作。】
衆人:還真是多才多藝啊。
“放翁的優秀大家有目共睹。”辛棄疾笑道。
【當然,作為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遊成就最高的還得數他的詩文。陸遊現存詩九千三百餘首,是除了乾隆之外存詩最多的詩人。由于其夢境、幻境詩飄逸奔放,頗具李白之風,陸遊也被譽為“小李白”。】
–
唐·玄宗時期
“能有這般優秀的後輩,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李白對着光幕痛飲了幾大杯酒。
–
唐·憲宗時期
“小李白?”白居易疑惑,“可觀陸遊的經曆與目前後人對陸遊的描述,他分明更似杜子美。”
“我也是這麼想的。”元稹十分贊同白居易的想法。
【而于仕途上,陸遊對功名的熱望與當權者的阻力之間有着無法克服的矛盾,殘酷的現實給陸遊的心靈壓上了無法擺脫的重負,所以陸遊又崇尚杜甫,關懷現實,主張詩歌“工夫在詩外”。】
“這個杜甫說的不會是我吧?”在外遊曆的杜甫心頭大感不妙。
仕途不順内心痛苦所以推崇杜甫……這不就是在說,自己以後的人生很可能苦難重重?
【因此,陸詩總體語言特點為平易曉暢、章法整饬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
“博采兩家之所長,大善!”韓愈拊掌贊歎。
【李白和杜甫我們都知道,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教材上的常客,唐詩的兩大高峰,中國古代詩壇上最耀眼的“雙子星”。】
–
唐·太宗時期
“詩仙和詩聖,中國古代詩壇上最耀眼的‘雙子星’……”李世民驚喜不已,“我大唐的風水果然養人啊!”一仙一聖,還是最耀眼的。很好,不用羨慕明朝了。
然而,喜悅隻是一時的,緊跟着切換出來的對李杜二人的介紹圖直接令李世民臉色大變。
“安史之亂?!”
–
唐·玄宗時期
看着光幕底部的“李白杜甫生平簡介”,不僅杜甫和李白本人陷入了沉默,整個大唐也瞬間鴉雀無聲。
詩仙詩聖都先放一邊吧,咱還是先想想該怎麼救救大唐。
【所以被譽為“小李白”,還兼具李杜二人詩風特點的陸遊到底有沒有才華呢?答案想必已經很明顯了。】
“我兒的才華當然毋庸置疑!”陸宰十分自豪。“小李白”,那是多少文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陸遊在南宋詩壇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十九從軍樂,亘古男兒一放翁”。南宋建立後,随着時間的推移,内部逐漸形成偏安的局面,士大夫漸趨消極,詩壇風氣也變得萎靡不振,吟風弄月的題材走向和瑣細卑弱的風格日益明顯。陸遊對這種情形痛心疾首,他高舉前代屈、賈、李、杜和本朝歐、蘇、黃及南渡諸人的旗幟與之對抗,以高揚愛國主題的黃鐘大呂振作詩風,對南宋後期詩歌産生了積極的影響,江湖詩派中的戴複古和劉克莊都師承陸遊。而到了宋末,國破家亡的時代背景更使陸遊的愛國精神深入人心。】
陸遊很開心:“能為後來人提供精神力量,也不枉我來這塵世走一遭了。”
【陸遊的詩歌對後代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特别是清末以來,每當國勢傾危時,人們往往懷念陸遊的愛國主義精神,陸詩的愛國情懷也因此成為鼓舞人民反抗外來侵略者的精神力量。陸遊寫山水景物和書齋生活的詩篇,因描寫細膩生動、語言清新優美,也頗受明、清詩人的喜愛。陸詩中對仗工麗的聯句常被用作書齋或亭台的楹聯,也說明陸遊的這一類詩篇在後代擁有廣大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