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給古人盤點我推的曆史名人們 > 第39章 秦漢雜談

第39章 秦漢雜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個月後,大家再度聽見了熟悉的聲音:

【各位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盤點曆史名人系列第五期,我是主播阿藜,一個不專業的曆史文化愛好者。】

【本期盤點沒有題目,就是單純吐一吐主播腦子裡貧瘠的曆史知識,主要分秦漢和唐宋兩部分吧。】

聽到阿藜說的話,劉徹莫名有一種直覺:“沒有題目也是沒有後續的意思吧?”

【首先來聊秦漢部分。秦漢是封建王朝的開端,亦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談封建王朝不能不談秦漢,談封建帝王不能不談秦漢的皇帝,而在衆多的皇帝中,我們永遠都不能忽視一個人的存在——那就是秦始皇嬴政,因為沒有他就沒有“皇帝”這個稱号。】

“始皇帝啊……”劉邦回憶起昔日有過一面之緣的、威武霸氣的身影,“确實是個英雄。”

【無論秦始皇在曆史上有過多少争議,是明君還是暴君,是曆史必然還是敢于開創,我們都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嬴政就是一個足夠優秀的、站在了曆史轉折點上的、并完美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的偉大帝王。

結束了春秋戰國諸侯紛争局面、統一六國的是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秦始皇嬴政,曆史選擇了他,而他開創了新的曆史。

明君和暴君并不沖突,我們客觀欣賞他長遠的目光和卓越的智慧,但也批評他的暴政,不贊同他對底層人民的壓迫。】

“既然朕能開創新的曆史,焉知在明了未來後,朕不能開創更新的曆史?”嬴政眼底洶湧着戰意。他向來不懼争議和挑戰,有問題又如何?解決了便是。暴君?他已經意識到了黔首的重要性,這次他不會再給後世留下這樣的話柄。

【秦朝二世而亡是大家都沒預料到的結果。在始皇帝突兀地崩逝于沙丘之前,誰能想到繼位的是胡亥?誰能想到胡亥真就自滅滿門,把兄弟姐妹們通通殘忍殺害,一點後路都不給留?秦二世時期,胡亥獲得了地位,趙高得到了權利,在兩人的“努力”下,秦法更加嚴苛,人間民不聊生。

于是戍卒叫、函谷舉,不甘忍受剝削壓迫的人們奮起反抗,推翻了秦朝的統治。】

“胡亥!”嬴政暴怒,“來人!給朕把胡亥和趙高抓起來,打入大牢!”

怪不得後世人總提漢唐宋明卻很少說秦,原來是因為秦二世而亡,存在時間太短了!

【轟轟烈烈的起義之後,曆史迎來了楚漢之争,霸王與兵仙的戰場博弈到底還是兵仙更勝一籌,四面響起的楚歌擊垮了楚軍的心防,霸王兵敗垓下、自刎烏江,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的高皇帝成了最終的赢家。】

劉邦哈哈大笑:“楚霸王固然是英豪,但乃公自認亦不差他什麼!”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一個很有魄力的皇帝,在秦朝短期崩盤的情況,他依然敢于郡縣制延續下去。同時,他也是知人善任的優秀領導者,“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這番精彩的論道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漢出明君,自劉邦始。】

看着屏幕上一連串被模糊了的名字,再聯想阿藜提到楚漢之争時含糊其辭隻列稱号不說姓名的現象,嬴政後知後覺這是光幕對某些人的特殊保護。

他不知道那些人在哪,沒辦法提前防備,也沒辦法對着名單找人才。

不過也沒關系,隻要他做得好,便不會有大規模起義發生,人才自然也會自己送上門來。

【然而明君也無法避免後繼無人的苦惱,劉邦年事已高,繼承人不如人意,他也等不到優秀的孩子長大成才,于是他年輕的皇後接過了大漢的重擔,以一個優秀政治家的身份主導了大漢王朝的平穩過渡。】

漢初

“太子果然不行。”劉邦無奈,所以最後還是得靠太後攝政嗎?

西漢·惠帝時期

呂雉看了一眼沒有任何反應的劉盈,眼底閃過失望之色。

【及至呂後病逝,惠帝一脈退出政治舞台,赢得勝利的軍功大臣們合計了一圈,決定迎立高帝第四子、遠在封國的代王劉恒為帝。面對從天而降的皇位,劉恒寵辱不驚地接受了,并反手将意圖掌控自己的軍功集團耍得團團轉。他以卓越的智計和才能成就了漢太宗文皇帝的賢名,向世人證明了選擇他的正确性。在古代,文帝是代代稱頌的明君典範,“三代以下之主,漢文帝為最”,他與景帝劉啟共同打造了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曆來為各朝所稱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