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可以的,曉妍。”林宇的語氣堅定而充滿鼓勵,“我會一直陪着你。接下來,我們一起制定一個适合你的治療方案。我打算采用系統脫敏和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的方式。首先,我們來做一個恐懼等級表,把你害怕的社交場景按照恐懼程度從低到高排列出來。比如,和熟悉的室友聊天可能是最低等級,而在全班同學面前演講可能是最高等級。然後,我們從最低等級的場景開始,逐步進行脫敏訓練。”
曉妍疑惑地看着林宇:“系統脫敏和認知行為療法?這具體要怎麼做呢?”
林宇耐心地解釋道:“系統脫敏就是通過反複暴露在你害怕的場景中,同時教你一些放松的技巧,讓你逐漸減少對這些場景的恐懼反應。比如,我們先從想象和室友聊天開始,當你感到緊張的時候,就運用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來緩解。等你在想象中能夠輕松應對了,我們再進行實際的練習。認知行為療法呢,則是幫助你識别和改變那些導緻你恐懼的負面思維模式。你總是覺得别人在評判你、嘲笑你,其實很多時候這隻是你的想象,并不是真實發生的。我們要學會用更客觀、積極的思維方式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
曉妍認真地聽着,眼中漸漸露出一絲希望:“聽起來好複雜,我真的能學會嗎?”
“當然能,曉妍。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每一次小的進步,都是你戰勝恐懼的寶貴經驗。我們先從最容易的開始,今天回去之後,你試着主動和室友聊聊天,就聊一些簡單的日常話題,比如今天吃了什麼,看了什麼有趣的視頻。當你感到緊張的時候,就做幾次深呼吸,告訴自己‘我可以的,這沒什麼可怕的’。你覺得怎麼樣?”
曉妍猶豫了一下,然後堅定地點點頭:“好,我試試。”
“非常好,曉妍。我相信你一定行。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任何問題或者感到不舒服,随時給我打電話。”林宇遞給曉妍一張寫有自己聯系方式的紙條,“下周我們再見面,你和我分享一下嘗試的結果。”
曉妍接過紙條,小心翼翼地放進包裡。她站起身,向林宇微微鞠躬:“謝謝您,林醫生。”
林宇微笑着說:“不用謝,曉妍。這是我們共同的努力。期待下周看到你的進步。”
看着曉妍離開的背影,林宇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這個女孩走出社交恐懼症的陰影,讓她重新找回自信和快樂。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的治療之路可能充滿挑戰,但他願意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耐心,陪伴曉妍一步一步走向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