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軒猶豫了一下,小聲說:“可是我會想爸爸媽媽。”
林宇輕輕摸了摸軒軒的頭,說:“爸爸媽媽也會想軒軒的,但是爸爸媽媽要去工作,就像軒軒要去幼兒園學習一樣。不過,等軒軒放學了,爸爸媽媽就會馬上來接你,你看好不好?”
軒軒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在對軒軒進行心理疏導的同時,林宇也與幼兒園老師取得了聯系,詳細了解了軒軒在幼兒園的情況,并向老師提出了一些建議。他建議老師在軒軒剛進入幼兒園時,給予他更多的關注和安撫,比如在他哭鬧時,及時抱抱他,輕聲安慰;為軒軒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盡快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老師非常配合林宇的建議,在幼兒園裡對軒軒格外照顧。每天早上,老師都會熱情地迎接軒軒,牽着他的小手走進教室,陪他一起玩玩具。在課堂上,老師會特意安排一些互動性強的遊戲,鼓勵軒軒積極參與,并及時給予他表揚和鼓勵。漸漸地,軒軒在幼兒園裡的情緒開始穩定下來,哭鬧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然而,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一天早上,軒軒突然又開始抗拒去幼兒園,無論父母怎麼勸說,他都不肯起床。林宇得知情況後,立刻趕到軒軒家裡。他看到軒軒蜷縮在被窩裡,雙眼通紅,滿臉淚痕。
林宇坐在床邊,溫柔地對軒軒說:“軒軒,是不是昨天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呀?可以告訴林叔叔哦。”
軒軒抽抽搭搭地說:“昨天有個小朋友搶我的玩具,我不喜歡幼兒園了。”
林宇明白了,原來是在幼兒園裡和小朋友發生了一點小沖突,讓軒軒原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線再次崩塌。他耐心地對軒軒說:“小朋友之間偶爾會有小矛盾,這很正常哦。就像你和爸爸媽媽有時候也會有小争執,但是很快就會和好,對不對?老師知道這件事情後,已經批評了那個小朋友,而且老師說,今天會教你們一起玩更好玩的遊戲呢。”
在林宇的耐心勸說下,軒軒的情緒逐漸平複,終于願意起床去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後,林宇和老師一起,當着軒軒的面,和那個搶玩具的小朋友進行了溝通,讓他們互相道歉,化解了矛盾。兩個小朋友很快又一起開心地玩了起來,軒軒的臉上也重新綻放出了笑容。
随着時間的推移,軒軒的分離焦慮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他不再抗拒去幼兒園,每天早上都會主動起床,開開心心地和父母告别。在幼兒園裡,他也逐漸變得開朗活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還結交了不少好朋友。
“林醫生,真的太感謝您了,軒軒現在變化可大了,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報答您。”軒軒的父母感激地對林宇說。
林宇微笑着說:“不用客氣,看到軒軒越來越好,我也很開心。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心理問題,隻要我們及時關注,給予他們足夠的愛和支持,他們一定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看着軒軒在幼兒園裡和小夥伴們快樂玩耍的身影,林宇的心中充滿了欣慰。他深知,作為一名心理醫生,每幫助一個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就是在為他們的未來點亮一盞希望的燈。而這份責任,也将激勵着他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溫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愛心,為更多孩子的心靈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