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想了想,說:“我可能會直接反駁,說他根本不懂我的想法。”
林宇點了點頭,說:“這樣回應可能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也容易引發沖突。我們可以試着換一種方式,先表達對對方建議的感謝,然後再委婉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你可以說‘謝謝你的建議,我覺得很有啟發,不過我對這個問題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經過多次這樣的練習,小雨在與他人溝通時逐漸變得更加冷靜和理智,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也能更理解他人的立場。
在重建自我認同方面,林宇鼓勵小雨發掘自己的優點和價值。他讓小雨每天記錄三件自己做得好的事情,無論事情多麼微小。
“小雨,今天有沒有什麼讓你覺得自己很棒的事情呢?”林宇問道。
小雨想了想,說:“我今天早起給自己做了一份早餐,以前我總是懶得做。”
林宇微笑着說:“這就很棒啊,這說明你在照顧自己,是一個很有行動力的人。”
随着時間的推移,小雨開始慢慢看到自己的優點,自我認同感也逐漸增強。
然而,治療的過程充滿了波折。有一次,小雨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巨大的挫折,她負責的項目失敗了。這讓她再次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深淵,情緒也變得極不穩定。她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努力是否有意義,甚至想要放棄治療。
林宇得知情況後,立刻與小雨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
“小雨,我知道這次項目失敗對你打擊很大,但這并不代表你是失敗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你這段時間的努力和進步我都看在眼裡,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林宇語重心長地說。
在林宇的鼓勵和支持下,小雨重新振作起來。她和林宇一起分析了項目失敗的原因,從中吸取教訓,也再次堅定了繼續治療的決心。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小雨的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她的情緒逐漸穩定,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人際關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同事、朋友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最重要的是,她重新找回了自信,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認同。
“林醫生,真的太感謝您了,如果沒有您,我可能永遠都走不出這個黑暗的世界。”小雨感激地說,眼中閃爍着淚光,但這次是充滿希望的淚光。
林宇微笑着說:“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你很勇敢,也很堅強。以後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随時來找我。”
看着小雨充滿活力和自信的背影,林宇深知,在幫助像小雨這樣深受邊緣性人格障礙困擾的患者時,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耐心和愛心。但每一次看到患者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他都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他将繼續堅定地走下去,為更多在黑暗中掙紮的心靈點亮一盞明燈。